黝黑發亮的炮管不斷向楊興嶺噴吐一發發口徑不同的炮彈,轟鳴聲一聲接著一聲,石廷柱、祖澤潤、吳守進等人的兵馬,己經對楊興嶺攻擊多次,他們采取的戰術,便是火炮轟,步兵沖!
轟鳴聲猶如晴天霹靂,硝煙彌漫,清軍炮擊的時候,山上的守軍不甘示弱,紛紛開炮進行猛烈還擊。
因為漢軍的火炮布置在一里多外,雖說靖邊軍佛郎機打不到,但神機營小臼炮與神火飛鴉,一樣可以轟打到,所以布置在楊興嶺上的臼炮不時還擊,還向漢八旗陣地發射神火飛鴉。
符應崇支援了楊興嶺三十門小臼炮,近百發神火飛鴉,神機營戰士最喜歡,最擅長的,就是欺軟怕硬。因清軍的紅夷小炮對山嶺威脅不大,他們又神氣活現起來,怪叫著不時往山下射出毒煙,灰彈,甚至實心鐵球。
雖然山上的臼炮屬于小臼炮,其實擊打的實心鐵球只在十斤以下,那些大臼炮,一向都是擊打十五斤到二十斤的大鐵球,大石球,他們遠遠的轟去,同樣讓山下的漢八旗心驚膽戰。
互射中,他們也取得戰果,就有一門小臼炮,打出一發約八、九斤的石球,成功擊中漢軍正白旗一輛盾車,將盾車附近幾個漢軍放倒,嚇得周邊的漢軍一轟而散。
特別臼炮打出毒彈與灰彈時,對密集的陣列更是威脅頗大,這些毒煙彈并不需要擊中某個目標,只需瞄準某個范圍,毒彈爆炸后,彌漫的毒煙,就可以引起漢軍隊列的一陣陣恐慌。
所以山下的石廷柱、祖澤潤等人,雖然動用數十門紅夷大炮連續轟打楊興嶺,對山上的靖邊軍卻沒造成多大威脅,反而是山嶺的臼炮,神火飛鴉,陸續取得戰果。
一發神火飛鴉更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正巧落在漢軍一門火炮正中,將幾個漢軍炮手炸得尸骨無存。
同時讓余下的炮手雜役個個身上冒火,慘叫著四處亂竄。爆炸的火光還引爆了附近的火藥,引起了更巨大的傷亡。那門火炮的炮架車輪,都遠遠的滾射出去。
其實這發神火飛鴉,本來是要射向這門火炮的右側數十步外,不料突然起了一陣風,將這枚飛鴉吹轉回來。只能感慨這些漢軍旗運氣不佳。
又一輪炮擊后,原先楊興嶺沉寂的靖邊軍后營,似乎活了過來。
大量戴著帽兒盔,身穿紅色外鑲黑邊的后營戰士,從土車后現出身影,還有不少持著長槍的士兵,從山后來到山嶺上,往山下張望。
就見山下,漢八旗又一波攻勢開始,大量漢軍與朝鮮軍。在土車與盾車的掩護下,又潮水般的逼來。
喝令聲中,各輛土車后的靖邊軍銃兵,都握緊自己的鳥銃,將銃身穩穩架設在側立的土車上,各人神情有些凝重,因為后勤供給的到位,還有軍律的完善,這些原來的明軍,都比以前在大明時。戰斗力提高不少。
比起滿蒙弓箭,面對這些漢軍們,一面倒的屠殺己經過去,特別他們的鳥銃。也陸續給守山的戰士帶來一些傷亡。
二韃子的銃彈也有威脅,這個事實,讓守山的靖邊軍恨得牙癢癢的,不過二韃子鳥銃有威脅又怎么樣,身為靖邊軍,他們不會畏懼任何人!
行進途中。山嶺的臼炮與神火飛鴉,給漢軍步陣造成一些慌亂與傷亡,不過他們還是逼了上來。
“轟轟轟!”
在清軍離山嶺防線約百余步時,位于這邊的,眾多土車緊密夾著的,靖邊軍五十五門中小佛郎機,相繼發出震耳欲聾的爆響,無數的霰彈鉛丸爆射,就見漢軍土車盾車那方,一股股血霧冒出,還有土車盾車上噼里啪啦的爆響。
他們的土車,想完全擋住靖邊軍霰彈的射擊,那是不可能的,他們的盾車,更是很難抵擋霰彈的轟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