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清軍的七十門大將軍重炮,偏向靖邊軍炮陣那方,離大浮橋有一段距離,不過他們原先留了二十門神威大將軍。方向離大浮橋不遠,用來壓制神機營的火炮。
雖說該處火炮距離對岸明軍炮陣,同樣有三里之遠,需要向河岸移動,然移動速度,可比那七十門重炮快了不少。
只是……
因為大浮橋這邊。布置有靖邊軍的二十五門大將軍佛郎機炮,它們雖然實彈只能打一里多,然火炮拖運過來,只要近了一里,他們的威脅還是很大的。
所以孔有德考慮到后續火炮的安全,命令這些火炮不動,同時命令他們,向岸邊的靖邊軍佛郎機火炮轟打。
至于神機營的炮陣,因為孔有德炮營移動,符應崇又下令轉向,此時炮陣己經混亂一片,復雜的戰爭形勢,讓以往只在城頭固定打炮的神機營炮手們,感覺難以適應。
“賊奴的火炮,定是架設那處!”
大浮橋段,河岸往上,地勢微微隆起,在河岸一處坡地上,靖邊軍炮營幾個觀測官正在緊急商議,其中一個觀測官,指著對岸某處,肯定說道。
余下的幾個觀測官,基本贊同他的觀點,與這方一樣,對面那片范圍,同樣地勢開闊,河岸兩邊地形一覽無余,又在大浮橋附近,是架設火炮的好地方。
而己方的火炮,經過估算,還是決意設在這些大將軍佛郎機炮的身旁,以紅夷六磅炮居中,兩翼為三磅炮與大將軍佛郎機炮。
這些觀測官們,都是炮營每二十門基本齊射單位的觀測員,擁有豐富的火炮知識,他們這樣肯定,那接下來的炮陣布置,就八九不離十設在這,不過慎重起見,他們還是用千里鏡與炮鏡算了又算。
他們緊急測量時,清軍那二十門神威大將軍己經開炮,向那些大將軍佛郎機炮轟擊,不過數里距離,想轟打到那些一字排開的火炮,談何容易,他們射來的炮彈,不是近了就是遠了。
離那處炮陣不遠的幾個觀測官們,同樣置若罔聞,雖說也有幾發沉重的實心炮彈,從他們十數步外呼嘯而過,他們仍是自顧自討論。
當然,他們居于清軍火力射程之內,對方的火炮聲勢大,沒點心理素質,怕是難以堅守這邊。
清軍那二十門重炮轟擊時,趙瑄己經拉著營中大量火炮到達大浮橋這邊,最后,小炮陣的火炮也到達了,趙瑄吩咐架炮,訓練有素的炮手們,快速布好陣地,八十五門大小火炮一字排開,粗大的炮口對準天空。
再看對岸的烏真哈超炮營,他們大群牛馬,拉著那些沉重的火炮,還在拼命趕路。
趙瑄露出得意的神情:“重炮又如何?拖死你!”
輕重炮有利有弊,趙瑄越發覺得,在戰場機動上,自家的火炮,遠遠勝過那些漢軍旗的重炮。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