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事后,朝廷對王斗那種冷淡戒備,還有猜疑,很多有心人都可以感覺出來……
……
流言內容,當然很快傳到王斗耳中,他沒說什么。
只有高史銀暴跳如雷:“又來了,又來了,這些賊人,真是賊心不死。”
溫方亮嘆道:“智者止于智者,可惜,天下間,始終還是蠢貨居多啊。”
……
崇禎十五年正月初八日。
不象以往那樣一到過年,王斗就要忙著到各地上官處拜年,現在的他,身份不一樣了,除了寫幾份賀表給朝廷外,就是坐在家里,等著別人上門拜年。
不過自回到東路后,就算在休息的日子,王斗也抽空謀劃幕府之事,充任一鎮總兵了,原先只是一路的架構,自然要隨之調整,再次確定機構與主官,增或擴。
對這事,東路上下,一樣極為熱心,很多人更盼永寧侯擴兵。
當然了,王斗是出名的甩手掌柜,往往只提出一個思路,然后讓幕府各員自己去完善,美曰其名,放權手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其實他也有自知之明,論種田,自己趕不上張貴,論經商能力,自己也趕不上田昌國,所以最適合他的位置,只有一個,領導。
當然,什么活都讓手下去干,王斗也是理直氣壯的,如果什么事都要自己做,要部下干什么?那還做什么領導?
無心插柳柳成蔭,對大將軍充分信任部下,充分放權給他們,眾官將一致贊賞。
初八日,永寧侯府。
寬闊的大堂內,文官武將,濟濟一堂,幕府各官各將,全部集中在這里。
這是一個火熱,又充滿激情的團體,大明的希望,就在他們身上。
腳步聲響起,王斗一身蟒袍,在鐘調陽及一些護衛陪伴下,龍行虎步而來。
“拜見大將軍!”
眾人大吼。
“起來吧。”
王斗到自己位中坐下,笑道:“過了年了,眾兄弟都歇息得差不多,該打起精神,開始干活了。”
眾人大笑。
他們分軍事官,民事官,坐于兩側,涇渭分明。
當然,此時的幕府吏目廳。文案主事馮大昌,已經不見,代之的,是新任文案主事鐘正顯。
就在年前不久。鎮撫司對馮大昌等人處置已經出來,大部分為死罪,馮大昌也在其中。
王斗動用了自己的赦免權力,將馮大昌、陶氏、鐘榮的女兒與女婿、洪丘、紀仲崑等人免死,不過發配塞外。需要苦心積攢功勛值贖罪,年后不久,他們已經動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