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銀幣,崇禎四年時,曾經也有打算發行,然因成色,各省仿效濫鑄等原因,很快宣布破產,與歷代流入中國的銀幣一樣命運。
成色不一,毫無章法,很多外形不美觀,質量不佳,是銀幣以往在中國,難以流通的主要原因,所以官府與商人寧可融了,鑄成銀錠,當然,內中還有某些火耗等因素。
發行銀元與銅元,這是大事,該什么成色,含銀多少,含銅多少,分多少面額,都是需要仔細研究之事,所以王斗,打算到達鎮城后,再著手進行此事。
“最后,本將決意,每司大使,皆行主官任期制,五年為一任,最多兩任,幕府設立當日為計算之日。各營主將也是如此,五年一調,最多二任!”
堂內各人又差點嘩然,若說先前大將軍對各司調整增設,眾人還坐得穩如泰山,大將軍石破天驚,突然拋出這么一個重彈,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這是典型的能者上,庸者下啊,若抱著安心養老的思想,什么時候自己位子都不保了,算算從幕府設立,過去多少時間了?
看著各人驚駭議論,王斗點頭,這個反應,在他意料之內,政治的生命力,就在于流動,保持上下流通,人才的交替。
往往一個傳承數百年的帝國,都被大量貴族豪強占據高層,把持國家,斷了底層人上升的希望,從而產生怨恨,安史之亂的造成,原因很多,然地方官將不得能朝為相,卻是其中之一。
若職事終身化,或是長期化,難免會讓各人骨子里陳腐、墮落,或者產生非份之想,這是王斗不愿看到的,他要在第一時間,就斷絕各人產生野心的機會。
而在王斗看來,其實大明的內閣制度已經非常優良,走在此時全球的前列,然有個明顯的缺限,就是首輔與閣員,沒有明確的任期,這也是惡爭激烈,沒有下限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們絕了很多大臣的上升希望,為了權位,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有了任期,就可讓更多優秀的大臣,進入領導國家之列,也選拔更多優秀的人才,更大大避免,權傾朝野的現象出現。
而因為有練兵司,加上一系列制度,眼下靖邊軍各營,其實名將的作用減到最弱,不需要兵為將用,任何一個主將上臺,仗都可以打得很好,就是打得不好。也不會打得很差。
便若歷史上的英吉利,勢力擴張最快的時代,卻是庸將輩出的時代,所以。依靖邊軍練兵制度,王斗大可將各將輪調,減少軍閥念頭或勢力的產生。
當然,放在別的明軍中,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便是對靖邊軍而言,此舉有利也有弊,總體言之,還是利大于弊,所以王斗決定推行。
看著各人驚駭的樣子,王斗淡淡道:“好了,都不要震驚了,我也是為眾兄弟好,眼下我府,我軍。正是朝氣蓬勃之時,只需努力,未來的前景,諸兄弟都可以預料!”
鐘顯才猛地站起,大聲道:“不論大將軍如何決意,末將都是遵從。”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皆是嘆息:“小鐘兒反應越來越敏捷了。”
溫方亮緊跟著第二個道:“大將軍設定任期,各將輪調,確實是為了眾兄弟好,為了幕府、靖邊軍好。末將遵從大將軍決意。”
隨后各官反應過來,紛紛贊同。
大將軍念舊厚道,便是未來自己跟不上團體的發展腳步了,想必到時退下來。安享榮華富貴是肯定的。
當然,到時還需有王斗這個集團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