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別部靖邊軍一樣,若有戰事,白虎軍將與別部軍隊一樣,輪調作戰。
正月二十三日,在萬眾矚目下,王斗率領幕府,還有整編一部分的中軍、朱雀軍、玄武軍、青龍軍,浩浩蕩蕩,前往宣府鎮城。
因諸事未定,王斗妻兒老小,就暫時留在永寧城。
……
二十五日,宣府鎮城,午,未時。
鎮城早為軍事重地,不過明葉后,快速演變為商貿重心,內中里宅櫛比,人煙湊集,城東南的大市上,更是鋪店鱗次,來自江南、山西、山東的綢緞鋪、布帛鋪、雜貨鋪,延伸達四五里之長。
城內街道縱橫交錯,就有多條因市貿得名,如米市街、菜市街、鹽店街、油店街等等。
不過到了崇禎年,往日煙戶稠密的的商業重心,已經慢慢衰敗,不但人口減少不少,還官署坍損,內中許多房屋塌毀,變成園畦菜地,主要是鎮城的繁華,靠各衙門官員,還有他們的家眷支撐。
鎮城別的不多,就是官衙多,各衙署面積,加上王府,占了鎮城一半有多,這也是歷年宣府鎮城難題,士兵、百姓、公共建筑,享用的范圍面積太少了。
當然,衰敗歸衰敗,鎮城底子仍在,紳衿、士民、商賈雜處其中,雖西北、西南兩隅僻街小巷,亦無隙地,鎮城的老百姓,也理直氣壯的大罵鎮內各路,甚至東路,小地方,土包子也。
每每皇朝到了后世,體現在各城市容上,差不多都是臟亂差,無力,或是不講究衛生。
此時靠近南門與南關的昌平街,便是如此,街面污穢,滿是過往畜車的牛糞馬尿,雖城內有收費公廁,不過一些人,仍然隨地便溺,使得街道上,洋溢著一股奇怪的味道。
路面一樣高高低低,很多青石板已經不見了,而且街道兩旁,還有眾多的攤貨,因為車馬多,經常堵路,車夫習氣,向以相讓為羞,于是爭吵開罵,各擺各的后臺,一堵就是多時,誰也走不了。
此時昌平街又堵了,兩個車夫又罵開了。
一個車夫大罵:“你個俏貨,知道爺車上坐著什么人嗎?說出來嚇死你!”
另一個不甘失弱,還嘴道:“你個討吃的,又知道爺車上坐著什么人?”
二人相互指著對方鼻子,橫眉豎眼的,旁邊圍著眾多閑漢閑婦,又有很多人趕來,興味昂然的圍觀。
他們不時起哄,催促兩個車夫動手,手底下見真章。
正在熱鬧,忽然各人都是疑惑的往南面張望,似乎,地面有種整齊震動的感覺……
正在詫異間,前方有人大喊:“永寧侯爺到了,幾萬靖邊軍進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