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商業的本質(第二更)
此時,在美國加州桑尼維爾的超威半導體總部內。
數據分析部主管馬克詹寧斯死死盯著屏幕上那份剛剛生成的季度渠道銷售報告,感覺自己的職業生涯遇到了最詭異的狀況。
報告上用加粗紅線標出的部分,是關於旗艦產品athlon643200+的。
這款發布於2003年的cpu,憑藉其穩定的性能和出色的能耗比,至今仍是入門級及主流diy市場的寵兒,也是超威對抗英特爾奔騰4系列的王牌之一。
眼下他們和英特爾一直在攻克雙核cpu,這海量的研發資金都是依靠的這款athlon643200+。
按理說,在他們和英特爾聯合宣布對聯祥、榮耀、神州等華夏電腦巨頭實施斷供后,他們超威應該要感受到連鎖反應才對,畢竟失去了榮耀和神州這兩個大客戶,他們的銷售勢必會腰斬。
不過微軟給的條件也很豐厚,暫時算是彌補了失去這兩大客戶的損失。
但他們明明做好了銷售腰斬的準備,甚至在東南亞和歐洲地區不惜降價在做市場,可讓他的疑惑的是,就算他們降價在做市場,可這銷售數據是不是太好了一點
亞太區,尤其是東南亞幾個傳統上並非pc消費核心區域的國家,對athlon643200+的採購量,在過去半月里,呈現出一種違背市場規律的飆升。
泰國,環比增長420%,馬來西亞,增長380%,新加坡,增長250%……
馬克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調出更詳細的分銷商數據:“暹羅科技、檳城電子物流、星洲精密……這些公司的名字,在之前的銷售報告里可沒那么顯眼。”
他點開內部的風險評估系統,查詢這些突然冒出來的大客戶背景。
系統反饋的信息有限,大多是註冊不久規模中等的貿易公司或物流公司,它們的業務范圍描述模糊,主要集中在電子元件進出口和區域物流服務。
“柬埔寨、寮國、越南……這些地方的經濟體量,怎么可能在短時間內消化掉數十萬顆主流cpu”馬克的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是那種信奉數據不會說謊的技術人員,眼前的數據肯定是有大問題的。
馬克一遍遍的捋著銷售報表,研究著曲線圖。
他琢磨了很久,發現這些晶片的最終目的地,絕非它們報關單上寫明的那個東南亞小國。
“他們是在洗產地”一個念頭迅速劃過了他的腦海。
這是一種在全球化貿易中常見的灰色手段。
商品從a國發出,經由b國進行簡單的重新包裝或轉口,更換原產地證明和商業單據,搖身一變成為b國的產品,再發往最終的目的地c國,以規避a國對c國的貿易限制。
而那個被限制的目的地c,幾乎不用思考,就能猜到是正在遭受tel聯盟聯合制裁的華夏電腦企業。
想清楚了這些,馬克立刻將泰國暹羅科技、馬來西亞檳城電子物流和新加坡星洲精密過去三個月的athlon643200+提貨數據進行了迭加匯總。
當那個最終數字出現在屏幕上時,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321547顆!
這還只是通過這三家比較明顯的渠道流出的,如果算上其他可能存在的更隱蔽的渠道,這個數字恐怕會更加驚人。
這幾乎相當於超威在全球其他主要市場同款產品同期銷量的總和了。
巨大的荒謬感和危機感,讓馬克感覺嗓子都有些發乾了。
荒謬在於,他們和英特爾信誓旦旦發起的制裁,仿佛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自家產品正被用另一種方式源源不斷地送進敵人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