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天前,英國量研科技終于成功研發出了觸控感測晶片。
這個技術一出來,立即就讓很多歐洲車企興奮了起來。
此時的手機領域,占據了全球60%份額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還沒意識到電容屏的重要程度,只有占了市場6.3%的lg集團意識到了電容屏的不同,并且和歐洲車企一起,第一時間趕到了量研科技公司。
其實量研科技研究電容屏觸摸技術的初心,也是為了制作更便于車主一邊開車一邊操作的手指觸摸中控屏。
估計誰都沒想到,他們的這門技術,會徹底改變了整個手機領域,甚至將占據了全球60%份額額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給斃掉。
成毅梳理了一下語言,打算先給林青茵科普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手機,既不能過于驚世駭俗,又要給她指明方向。
“青茵。”他聲音很平穩的說道:“你這個問題算是問到了關鍵,不是有沒有,而是一定會來,并且,會比大多數人想象中的更快到來。”
他頓了頓,感受著懷中女孩專注的聆聽,繼續說道:“你看看我們現在用的這些手機。”
他隨手拿起床頭柜上自己的那部諾基亞n系列商務機,雖然功能在當時已屬頂尖,但厚重的機身和小小的屏幕,與智能二字相去甚遠。
“它們更像是一部移動電話,根本談不上智能兩個字,手機和智能手機最核心的區別,就在于交互方式和理念。”
“交互方式”林青茵輕咦了一聲。
“是的。”成毅點了點頭,說道:“想想我們操作電腦,靠的是鼠標和鍵盤,精準而高效。但手機呢復雜的菜單層級,蹩腳的按鍵操作,注定了它無法承載復雜的任務。未來的智能手機,首先必須解決如何與人順暢對話的問題。”
他引導著她的思路說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屏幕本身就能感知我們的手指觸摸,不再是冰冷的按鍵,而是可以隨著我們指尖滑動、點擊、放大縮小的靈動界面呢就像在一塊畫布上直接作畫。”
林青茵的眼睛瞬間睜大了,這個設想在2006年聽起來有些大膽,但并非天方夜譚。
電阻式觸摸屏技術已經存在,只是應用范圍和體驗極其糟糕。
“觸摸就能直接操作……”她喃喃自語,腦海中已經開始飛速構思這種交互模式對系統底層提出的要求,事件響應、手勢識別、ui渲染……
“對,觸摸將是關鍵,但不是現在這種需要用力按壓的電阻屏,我們需要更靈敏更流暢的,甚至是支持多點觸控的屏幕技術。”成毅沒有提及電容屏這個具體名詞,但給出了清晰的技術方向。
“這需要硬件和軟件的深度結合,操作系統必須從內核層面就為觸摸而生,而不是后期打補丁。”
他接著說道:“然后就是網絡,2g和偽2.5g都太慢,gprs也只是杯水車薪,未來的手機必須生活在高速無線網絡里,就像魚生活在水里。3g甚至更快的網絡,是讓它真正智能起來的基礎。只有隨時在線的高速的網絡,才能支撐起你剛才說的基于位置的服務、隨時隨地的社交分享和豐富的在線應用。”
成毅沒有說的太過于詳細,也沒有說恩澤資本一直重金投入改造了近三年的銥星系統。
林青茵若有所思的說道:“所以,操作系統需要深度集成網絡服務管理,智能調度網絡資源,保證續航和性能的平衡……”
“不止如此。”成毅繼續描繪道:“你想想,現在的手機只是帶著攝像頭和麥克風,而真正的智能手機,必須要有gps、加速度傳感器、光線感應器……這些傳感器,不應該只是孤立的硬件功能。”
“手機操作系統需要成為一個感官中樞,能主動感知環境,比如根據環境光線自動調節屏幕亮度,轉動手機時屏幕內容自動旋轉,走到哪里都能知道自己在地圖上的精確位置……讓手機真正理解它正在被如何使用,以及處于何種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