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bba
成毅站在辦公室的世界地圖前,目光掃過北美大陸,最終定格在歐洲,推動奔馳、寶馬和奧迪車載智能手機上市,絕非是他一時興起,而是不得不做的選擇。
他的計劃就是讓恩澤資本聯合奔馳寶馬奧迪,共同成立一家專注于車載智能手機的新公司,這是現階段他們將產品推向市場,并快速建立認知度的最好辦法。
恩澤資本提供資金,ar提供經過車規級驗證的芯片架構和設計,量研科技提供電容觸控解決方案,安卓公司提供智能系統,而他們新收購整合的歐洲中小半導體公司則負責生產配套的電源管理、射頻、傳感器等專用配件。
最后,由奔馳、寶馬和奧迪這三個象征著精密與豪華的品牌,來為最終產品進行冠名和品質背書。
2006年這個時間點,如果憑空推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手機品牌,去挑戰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等巨頭的統治地位,無異于以卵擊石。
消費者對于新品牌的接受需要時間,渠道的建立更是漫長而昂貴。
最主要的是,車規級產品的成本本來就很高,掄起售價不亞于初代蘋果,沒有一個好的背書,很難做到急速擴散。
但奔馳、寶馬和奧迪則完全不同,它們的品牌本身就意味著高端,將手機與他們綁定,能瞬間拔高產品的定位,使其天然區別于大眾消費電子產品。
再加上初代智能手機的定位肯定和蘋果一樣,需要極為高的利潤來收回研發投資,這定價必定不能太低,可以說,一部車規級手機,定價最低也要500美金。
這等于是一臺筆記本電腦的價格了。
這款產品面對的消費群體,只能是追求品質和身份象征的高端用戶、科技發燒友和商務人士。
消費者處于對奔馳、寶馬和奧迪汽車的信任,也會部分轉移到其冠名的手機上。
當宣傳中提到采用與三款轎車同源的車規級芯片標準、經過堪比汽車測試的極端環境可靠性驗證時,其說服力遠勝于一家新公司的自賣自夸。
最重要的是,奔馳、寶馬和奧迪作為歐洲汽車工業的領頭羊,擁有龐大成熟的供應鏈體系。
通過與它們合作,可以迅速調動歐洲本土的精密制造等資源,快速完成從圖紙到量產的過程,實現全配件歐洲自主生產的戰略目標,將技術自主牢牢鎖在歐洲內部。
成立合資公司,是借力打力,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起點,在歐洲本土打造出一個足以讓人矚目的高端智能設備品牌,避免從零開始漫長的品牌培育期。
如果利用好這三家車企現有的全球渠道,他們相比任何初創手機公司就擁有了最大的也是最無法復制的優勢。
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傳統手機廠商,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和維持龐大的分銷網絡、零售門店和運營商合作關系。
這對于一個新入局者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和時間成本。
但三家車企的渠道是現成的。
全球成千上萬家奔馳、寶馬、奧迪的4s店和品牌中心,天然就是擁有車規級智能手機的目標客戶。
將手機放在這些地方的顯眼位置進行展示和銷售,可以實現最精準的客戶觸達。
那些提奔馳的車主,順便購買一部與愛車品牌調性一致的奔馳手機,這是一件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
前世,奔馳寶馬奧迪也想過搞手機,只是他們去工業化幾十年,再加上起步太晚,已經完全不具備這個條件了。
而且在美國的各種限制下,it行業徹底沒有了日俄歐印的份。
和他們的渠道進行合作,這相當于跳過了所有傳統手機廠商必須經歷的渠道開拓階段,直接空降到決賽圈,與高端用戶見面。
這對傳統手機銷售模式絕對是一種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