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五把驢車給馬大雪家送回去之后,就往自己家走去。
兩家里的離得并不遠,所以趙小五很快就回到了自己家。
還沒跨進院門,一股飯菜的香氣便撲面而來,直鉆鼻腔,勾得他肚子里的饞蟲瞬間鬧騰起來。
剛邁進屋子里,就看到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圍坐在飯桌旁。
碗筷都已擺好,正熱熱鬧鬧地聊著天,眼睛時不時瞟向門口,顯然是在等他歸來。
趙小五愣在原地,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心里滿是不好意思。
他撓撓頭,怎么也沒想到,家里人今晚上竟會齊刷刷地等著他回來才開飯。
趙小五滿心疑惑,把目光投向大姐趙改,開口問道:
“大姐,你們咋知道我啥時候能回來呀?我這一路耽擱了會兒,還以為你們早吃完了呢。”
趙改剛剛端起飯碗來,碗里頭熱氣氤氳,模糊了她的面容。
聽到趙小五的問話,趙改微微抿嘴一笑,輕聲說道:
“我們哪能掐會算,知道你啥時候到家喲,只不過是習慣了。”
“習慣了?”
趙小五眉頭皺成個疙瘩,小聲嘀咕著,愈發摸不著頭腦。
這“習慣了”到底是啥意思?
他自己咋不知道。
這時,性子活潑的趙桃脆生生地接過趙改的話茬,解釋道:
“可不是習慣了嘛!”
“咱媽定下的規矩,每次做好飯,要是沒啥急事,大伙都得等一會兒。”
“媽說了,一家人就得團團圓圓坐一塊兒吃飯,你在外面忙活,指不定多累呢,得等著你回來熱乎飯下肚,心里才踏實。”
“這不,今兒個就正巧等到你啦!”
“之前好多時候等不到你,過一會兒我們就吃了!”
趙小五聽了這話,心里瞬間涌起一陣感動,眼眶都微微泛紅。
他心里明鏡似的,母親孫月琴雖說平日里節儉摳門,把錢袋子看得比命還重,一分一毫都算計得清清楚楚。
可在這細碎的生活日常里,滿滿的都是對他的關愛。
在這個年月,像母親這般年紀的女人,哪個不是從苦海里一路摸爬滾打熬過來的。
窮日子過久了,節儉早就成了深入骨髓的習慣,哪能輕易改得過來。
可即便如此,孫月琴把他放在心坎上的心思,卻是半分不假。
趙小五忙不迭地擺擺手,招呼大家:
“哎呀,都別愣著了,趕緊吃飯,菜都涼了,忙活一天,肚子早餓癟了。”
一家人這才熱熱鬧鬧地開動起來,歡聲笑語瞬間填滿了整個屋子。
大姐家的兩個孩子大妮、二妮,現在性格也開朗了不少。
飯菜的香氣愈發濃郁,暖烘烘的氛圍驅散了趙小五滿身的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