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桃聽趙小五這么說,心里還是隱隱有些擔心。
她皺著眉頭,眼神中滿是憂慮,忍不住說道:
“才三個多月,是不是太早了點?萬一出個什么差錯可就壞了!”
在她眼里,那些小家伙就像自己的家人,生怕它們受到一絲傷害。
趙小五一邊走,一邊耐心解釋:
“這小狐貍們要不是出生在咱家,在野外的時候不就早早地跟著大狐貍一塊行動嗎?”
“野外環境可比咱家后山兇險多了,它們都能生存下來。咱家后山有大愣和狗幫守著,安全得很。”
“你就別操那些閑心了,還是好好想想怎么把藥材多收一點吧!”
他故意把話題引到藥材收購上,
“我可聽說,這次收藥材,就你收的比較少!”
這話一出口,就像給趙桃的擔憂來了個急剎車。
一提這事兒,趙桃瞬間不說話了。
她的臉微微泛紅,撅了撅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她心里明白,趙小五說的是事實,這次收藥材自己確實收的沒有其他人那么多,本想反駁幾句,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旁邊的趙改看著自己四妹和五弟拌嘴,不禁覺得有趣,忍不住抿嘴輕笑。
她心里暗自思量:老四、老五這脾氣呀,真和我們姐妹幾個不一樣!
趙改性格溫婉,平日里總是默默做事,很少像趙桃和趙小五這樣爭得面紅耳赤。
在她看來,這兩人的拌嘴其實也是一種親情的體現,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
吃了晚飯之后,一家人圍坐在簡陋的飯桌旁,油燈閃爍的微光映照著每個人的臉龐。
趙小五清了清嗓子,又和孫月琴、趙德柱兩人商量起蓋房子的事。
“媽,咱們這附近好像都沒有磚廠,我估計要想找磚廠得去縣南看看了。”
“那邊沒有山,都是地,聽說屯子公社那邊一個村一個磚廠!”
趙小五前世就對這萬城縣有了解,現在也就是把自己了解的說出來而已。
孫月琴和趙德柱這兩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平日里守著這片山下地干活,幾乎就沒出過文家臺公社。
當聽到趙小五說蓋房用到的紅磚要去縣南找時,兩人都陷入了沉思。
他們知道趙小五要用紅磚蓋房子,可蘭花溝這里卻沒有磚廠,整個文家臺公社都尋不到一家。
要找磚廠,必須去那些沒有山的地方。
只有那里,才有足夠的粘土來燒制紅磚。
像蘭花溝這里全是山的地方,根本就不具備蓋磚廠的條件。
一方面,缺乏燒制紅磚必不可少的粘土,漫山遍野都是石頭,想找到合適的粘土太難了。另一方面,也沒有平整的地方來建設磚窯、堆放原材料和成品磚。
一家人在一塊聊了一會兒,你一言我一語,提出了不少想法和建議。
趙小五靜靜地聽著,不時點頭表示贊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