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
滿朝文武都驚了。
他們見識過朱慈烺的政治能力,可是這行軍打仗,可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行的。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朱慈烺是儲君!
豈可輕易帶兵出征?
“陛下,臣以為不可,太子是儲君,我大明如今兵多將廣,豈能讓太子輕易涉險?”
“這豈不是讓天下人以為我大明無人可用?”
成基命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陛下,太子殿下年紀尚小,行軍打仗最是危險,萬一太子若是出現不忍言之事,后果不堪設想!”
“殿下,征戰并非兒戲,也并非朝堂議政,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請殿下三思!”
“陛下,殿下,我大明朝廷還沒有到儲君上陣的地步,國之儲君若出戰則必勝,太子年幼,若有萬一,豈不損太子威名?”
“……”
錢象坤等人也紛紛站出來反對。
崇禎自然是不愿意的。
他什么事情都可以聽朱慈烺的。
可唯獨這件事情,他不能聽朱慈烺的。
將來大明能否興旺,全寄托在朱慈烺的身上,朱慈烺是大明的未來!
就算是他御駕親征,都輪不到朱慈烺上陣。
“太子,這件事情,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崇禎勸說道:“征戰之事,不是紙上談兵。”
朱慈烺當然早就知道崇禎與滿朝文武會反對,他深吸一口氣,道:“父皇,還記得兒臣跟你說過的么?”
崇禎愣了愣,旋即想起朱慈烺在年夜的時候,跟他說過的話。
若是大明境內有危,北方韃子很有可能會南下!
而在之前,他已經下達過無論大明境內發生什么樣的事情,邊關將士不得回朝勤王!
事實上,就算是在京師內,一樣的危險。
而且,前段時間,崇禎從王承恩那里得知,朱慈烺還給王承恩下達一道旨意,肅清內宮。
王承恩因為這件事情跟崇禎匯報過,宮內多有商賈安插的眼線與奸細。
甚至,紅丸案與先帝落水案,背后都有商賈世家的影子。
或許,朱慈烺離開皇宮,離開京師,未嘗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如若皇宮有變,還有朱慈烺在外。
如若朱慈烺有萬一,還有他坐鎮京師!
朝廷不至于崩塌。
“難怪那日烺兒會說那么多,原來是烺兒早就有所預料啊!”
崇禎心里不住感慨。
自從他偷聽朱慈烺的心聲以來,朱慈烺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既然朱慈烺早有預料,朱慈烺必定有所準備。
想到這里,崇禎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起來,道:“既然太子有此意,那就這么定了!”
“平定江蘇與浙江反賊,朕命太子朱慈烺代朕出征,為三軍之統帥!”
“賜尚方寶劍,御賜金牌,見太子如見朕,轄制全國兵馬,太子所到之處,如有調遣,任何人不得違抗,違者可先斬后奏!”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大驚!
“陛下,太子如此年紀,豈能出征,請陛下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