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失守!
消息瞬間就像是風長了翅膀一樣,傳到京師。
大明京師以北的百姓們,得知這個消息后,一片嘩然與震驚。
“什么!”
“韃子又入關了?”
“關寧不是有孫督師坐鎮嗎?”
“韃子是怎么入關的?”
“聽說韃子會妖術,能飛上天,他們是從天上飛入遵化城的。”
“什么,這……這可如何是好啊,韃子該不會飛到京師來吧?”
“……”
京師的百姓們無一不惶恐。
甚至,京師周邊的百姓們,瘋狂涌入京師,而距離京畿稍微遠一點的村落,百姓們,紛紛逃往其他地方避難。
韃子入關,以往都是殺燒搶奪,奸淫擄掠,無惡不作,男的捉回去做奴隸,女的更是凄慘,生不如死。
大明的百姓見到韃子如見惡魔一般。
此時,大明朝堂上也亂成一鍋粥了!
“孫督師是怎么鎮守的北方!”
“韃子都打進來了,現在該如何是好啊!”
“是啊,關寧防線,每年要耗費朝廷大半的稅收,崇禎二年韃子打入關內,如今韃子又來了,這關寧防線還有什么用!”
“靡費朝廷銀兩啊!”
“這次恐怕是崇禎二年之景象,將會再現啊!”
“……”
不少朝臣臉上寫滿了惶恐與憂愁。
就連成基命等人都顯得有些焦頭爛額的。
這時,崇禎神色匆匆的走上丹陛,文武百官剛要行禮,崇禎就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道:“免了!”
“現在韃子已經占領遵化,根據孫督師送來的軍報,他們很有可能會再次南下,眾位愛卿,現在可有良策應對韃子?”
崇禎話音落下,便有朝臣站了出來,道:“陛下,臣以為應當立即調集盧象升的天雄軍,回京勤王!”
“陛下,據微臣所知,盧象升已經在山西大同,布下重兵,大同距離京師極近,若是立即回援,必定能夠在韃子趕來之前抵達京師,介時,京師之圍可解!”
一個兵部官員高聲說道。
“是啊,是啊,陛下,盧象升的天雄軍可是曾經與韃子交戰過,且是我大明唯一一支打贏過韃子的軍隊!”
“天雄軍若是能夠回援京師,危機可解!”
“陛下,臣附議!”
“陛下調集天雄軍回來吧!”
“……”
滿朝文武紛紛向崇禎建議。
天雄軍在崇禎二年之前,聲名不顯,甚至連盧象升,都是朝廷看他勤王積極,才讓他組建一支自己的軍隊。
可是,在崇禎三年,盧象升先是陜西平賊,一戰擊潰陜西反賊。
再是大同與豪格一戰,生擒大清三位貝勒,擊潰兩萬大軍!
經此兩戰,盧象升名聲大噪,一躍成為大明第一名將!
要知道,在這之前,除了袁崇煥在寧遠大捷,大明對戰大清,鮮有勝跡。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寧遠大捷,也不算是明軍在整個戰場的勝利。
大明只是在寧遠獲勝,在其他戰場還是失利,只不過是寧遠一戰,功大于過,才有大捷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