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身為內閣首輔,理應為陛下分憂,陛下若是南巡,臣也愿替陛下坐鎮京師監國!”
成基命站出來,鏗鏘有力的說道。
那些還愣在原地的朝臣們,看向成基命和胡善清等人的眼神,不住透露出些許的敬佩。
崇禎不由愣住,他原以為現在提起南巡不過是有些別有用心之人,貪生怕死。
沒想到,還有這么多朝臣愿意為大明付出一切!
崇禎心中不由愧疚,也不由感動到了極點。
“好,好,好!”
“爾等大臣如此忠直諫言,實乃大明之脊梁矣!”
“朕能有如此之多的忠臣,何愁大業不興,何愁京師不穩!”
崇禎雙眼微微濕潤,雙手激動的緊緊攥在一起,道:“可朕若是南下,將你們丟在這里,滿朝文武,如何看待朕,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連你們都不懼韃子,朕身為天下共主,豈能畏懼區區韃子!”
“你我君臣,今日共守京師,若是京師有失,朕日后到了地底下,也有顏面面對列祖列宗!”
“陛下,不可啊!”胡善清大急。
“好了,胡愛卿,不必多言,朕心意已決,不必再多言!”
崇禎抬手打斷,道:“如今韃子已經進入京畿重地,朕希望諸位愛卿,不要再浪費時間在這是否南巡之上!”
“就在剛剛,朕已經收到孫愛卿呈交上來的奏報!”
“現在你我君臣,共同商議此奏報!”
哎……
不少朝臣見到崇禎如此的倔強和堅決,心里不由嘆息,默默退了回去。
胡善清和成基命相視一眼,成基命微微搖頭,胡善清眉頭微微皺了皺,也只能退回去。
現在既然崇禎已經多次這樣說了,那他們也沒有什么好勸說的。
崇禎說的沒有錯,與其再這樣浪費時間,不如將時間用在商議該如何退敵上面。
“敢問陛下,孫督師在奏報中可有說及用兵之法或者退敵之策?”成基命詢問道。
崇禎微微頷首,道:“孫愛卿在奏報中言明,請求朝廷京營,開赴九門之外,與韃子大軍野戰,只要抵擋韃子大軍半個時辰,他便親率從后方襲擊,與京營兩面夾擊韃子大軍!”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是嘩然一片。
“開赴九門之外,迎戰韃子?”
“這怎么可以?”
“京營大多數為步卒,也大多數為新兵,連戰場都沒有上過,韃子如此來勢洶洶,如若貿然開赴九門之外,豈不是有著巨大的風險啊?”
“是啊,這孫督師豈不是將軍國大事當成了兒戲?”
“陛下,三思啊!”
“陛下,如此行事過于冒險,為何要開赴九城之外,如今京師城高墻厚,遠非其他地方的城池若能夠比擬,為何不倚仗京師堅墻之利,阻擊韃子大軍?”
“……”
不少大臣都反對。
京營兵馬現在雖然已經在一年的時間里,基本上補充到了十萬,可他們還沒有上過戰場。
京營戰斗力如何,誰也心里沒有底。
恐怕也就當初曹文詔帶來的那三萬陜西兵還有一戰之力。
可是,他們也只打過高迎祥等草寇之流,韃子騎兵比起高迎祥他們來說,要兇猛數十倍啊!
而成基命和胡善清等人則是沒有說話,成基命和孫承宗可以說算是老朋友,老熟人,一起共事數十年。
成基命對于孫承宗有著相當的了解。
他知道孫承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不弄險,而且善于防守。
孫承宗既然上奏崇禎,請求京營開赴九門之外,必定是有其道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