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由于洪承疇過于低調,他們都不知道洪承疇的能力,再者,洪承疇在擔任京營統領之前,只不過是一個督糧官。
洪承疇暫時還沒有表現出什么過人的才能,或者是可以拿出手的戰績。
現在,洪承疇這一番言論,足以讓人高看洪承疇一眼。
“洪大人不愧是京營統領,果然有遠略啊!”
“如此一來,便是給京師里里外外三重保障,京師可保無虞啊!”
“是啊,想不到洪統領竟然有如此才能!”
“……”
滿朝文武不住對洪承疇一陣贊許與夸贊,這是他們對洪承疇的認可。
其實,在以往的時候,京營統領大部分是由勛貴擔任的,不會是外人。
因為京營統領看上去很厲害,掌握十萬京營,可以說是重量級人物。
但實際上,京營統領是一個極為尷尬的職位。
原因很簡單,京營可以說是天子親軍,京營統領掌握京營,那這京營到底是統領說了算,還是天子說了算?
而且,最為要緊的是,京營統領一旦插手過深,極為容易引起天子的忌憚!
所以,以往就算是勛貴擔任京營統領,基本上也不會怎么管事,當然這里的不管事,指的是軍事管理,貪污吃空餉除外。
這也就導致京營戰斗力越來越低,越來越糜爛。
這京營統領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干好了,皇帝猜忌,干不好,皇帝就干掉他。
這能是好差事嗎?
一般情況下,擔任京營統領的人,皇帝也會選擇平庸沒有什么大本領的人。
所以,基本上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們,都會默認京營統領是個擺設,基本上沒有什么上戰場的可能。
哪怕是京營調動出征,也會另外選擇其他的將領統帥。
簡單來說,京營統領只有統領京營的職責,沒有出人頭地的可能。
這也就是為什么,滿朝文武會對洪承疇另眼相看。
而崇禎倒是沒有意外,因為洪承疇可是他偷聽朱慈烺,任用的將領。
換做是以前,崇禎也不敢將京營給一個有能力的將領,很容易黃袍加身。
但是,京營太爛了!
當然,朱慈烺當時并沒有想洪承疇后來投降大清,帶著清軍從北殺到南,把大明都給殺穿了事情。
不然,崇禎現在就不是贊許了,而是要把洪承疇的腦袋掛起來受人唾棄了!
“愛卿所言極是!”
“既然諸位愛卿都贊同洪愛卿的戰略,那此事就交托給內閣,會同兵部,戶部,工部,以及京營,盡快擬定章程!”
“開赴九門之外,迎戰韃子!”
崇禎一錘定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