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國。
漢城。
景福宮。
思政殿。
當朱慈烺在遼東以及以北地區,連戰連勝,讓大清元氣大傷的消息,傳到朝鮮的時候,整個朝鮮朝野都震驚了起來。
李倧(zong)更是在第一時間,召集文武大臣議政。
而議政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要不要與大清撕毀不平等條約,重新確認大明為宗主國關系!
要知道,這個時期的朝鮮,從建國開始,就一直奉大明為宗主國!
朝鮮對大明的崇拜,尤其就是國王李倧,簡直是達到一個瘋狂的地步。
無論是在禮儀,衣冠,文化,民風士習上,積極向大明學習。
他們的宗旨就是‘號稱小中華,凡禮樂文武,民風士習,悉仿皇朝(唯一指定大明)’。
在原有歷史當中,哪怕是崇禎死后,大明亡了,朝鮮依舊奉行‘小中華’宗旨,哪怕是多次被大清摁在地上摩擦,他表面笑嘻嘻,心里一直稱呼大清皇帝為‘胡皇’。
而且,朝鮮王國也是一個小聰明,在各方各面,都搞區別對待,比如向大明朝貢記錄文獻,就叫做《朝天錄》,向大清朝貢就叫做《燕行錄》,由此可見區別。
朝鮮王國從來就不認大清的。
當然,這只不過是小動作,表面惡心一下大清而已。
真正讓大清惡心的是,朝鮮王國這個小聰明,在被大清打服以后,第一次納貢,那些銅錢就是偷工減料的偽劣品,被皇太極退了回來,差點把皇太極嘴都給氣歪了,他辛辛苦苦征伐朝鮮,就為了這歪瓜裂棗?
而且,后面還有更惡心的,答應大清在會寧開市,卻遲遲不動工,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除了這些,朝鮮王國還經常放任自己國家的人過界打獵,采參等等。
后來,皇太極讓朝鮮王國主動上奏,請皇太極進皇帝號,朝鮮王國上下全部反對,甚至還痛罵皇太極要僭越!
皇太極得知,差點沒被氣瘋了,忍無可忍,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征伐朝鮮王國。
而第二次盡管打的李倧都跪在地上,給皇太極三叩九拜了,這位李倧依舊是秉持著面服心不服,大明才是爸爸的宗旨!
他,李倧,依舊不服!
皇太極或許可以在肉體上征服他,讓他跪在皇太極面前,但是在精神上皇太極想要征服他,永遠不行!
皇太極是什么?
反賊!
偽帝!
誰親清誰就是逆臣,就是二臣!
在原本歷史當中,明朝滅亡以后,朝鮮王國表面向大清稱臣,暗地里卻幫助南明政權,以及雞籠山(灣灣)鄭氏政權,反清復明。
哪怕是南明政權覆滅,朝鮮王國依舊不死心,后來在吳三桂造反的時候,甚至還想過要跟吳三桂前后夾擊,反清復明,逼得康熙都不得不多次安撫,優待朝鮮王國。
由此可見,朝鮮王國這個小聰明是多么的崇拜大明,比大明內部那些反清復明的政權,還要積極。
總之就一句話,誰反清復明,他就幫誰!
此時,李倧端坐在王座之上,大殿內,眾臣議論紛紛。
現在的李倧看起來很年起,不過是三十六歲,正當盛年,十分嚴肅,眉宇間散發著幾分英氣。
李倧可不是一個善茬,他的王位可是從伯父手里搶來的。
要說李倧之所以造反,里面還有大明的因素,其一,是因為李倧伯父光海君要肅清各方勢力,其二,就是因為光海君亂政,在大明和大清交戰的時候,竟然不援助大明?
甚至光海君還想要投靠大清?
李倧可以忍受別的,唯獨不援助大明爸爸,就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