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朱慈烺大軍從山海關進入關內,來到了灤州地界。
剛剛進入灤州地界不久,孫傳庭就找到了朱慈烺。
“什么事?”朱慈烺皺眉問道。
孫傳庭支支吾吾不知道該如何說才好,便道:“殿下,您最好還是下來看一看吧。”
朱慈烺沒有說話,而是放下簾子,走出了馬車。
官道兩側,跪拜著不少的百姓們,雙手舉著香爐,還有不少的百姓們拿著窩頭和饅頭,塞給大明的士卒們。
不少士卒也沒有嫌棄,直接就收下來了。
朱慈烺眉頭緊皺,道:“現在灤州主官是誰?”
“孤不是已經說過了,大軍過境,各地官府不必讓百姓迎接?”
“怎么還有人敢如此做?”
朱慈烺最為痛恨的就是這種事情,屁大點事情,不是凈街就是搞得百姓們不得安寧!
有這份心思倒不如用在如何治理地方,為百姓多做點事實上面!
孫傳庭苦笑了一聲,低聲道:“殿下,灤州的主官一個都沒有來。”
朱慈烺愣住了,地方主官沒有來,那就是意味著不是灤州的官員想要拍馬屁?
那這些百姓……
朱慈烺猶豫了一下,道:“去問一下這是怎么回事。”
孫傳庭點點頭,轉身來到幾個距離最近的百姓面前,詢問道:“老鄉,是誰讓你們來這里的?”
那幾個穿著破爛的百姓們,見到孫傳庭倒也不怕。
其中一個穿著打滿補丁長衫的老者回答道:“回將軍的話,沒有人讓我們來這里迎接,是我們自發來這里迎接的!”
“是啊,將軍,我們聽說太子殿下在北方殺了十萬韃子,我們是自發而來,迎接殿下凱旋!”
“那些韃子實在是太可恨了!”
“崇禎二年,他們從喜峰口殺出來,占領遵化和灤州等地,把我的兒子殺了,兒媳婦和那個三歲孫兒被他們擄走了,老頭子我只恨不能去北方殺韃子啊!”
“多虧了殿下北伐,為我們報仇了,我們是來感謝太子殿下,犒勞大軍的!”
“……”
不少的百姓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情緒十分激動。
而哭聲也十分具備感染力,原本只是一小部分人在哭,很快官道兩側的百姓們,都哭了起來,不停的磕頭,嚎啕大哭。
孫傳庭看到這一幕沉默了。
趙洞庭和曹尋他們這些將領,原本還歡歡喜喜的準備回京論功行賞,此刻見到如此場面,他們的心中五谷陳雜。
他們似乎也沒有那么高興。
而朱慈烺也是沉默了下來。
這并不是他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景象了,說實話,歷史上王朝變更是常事,往往王朝更替的時候,百姓們別說是來感謝朝廷大軍,不反了朝廷就算是良民了。
唯獨大明是個例外。
韃子殺入關之前,百姓們對他們恨之入骨。
在原有的歷史上,殺入關后,百姓們更恨。
如若不然,韃子入關后怎么會屠城,就是因為百姓們不滿。
原因很簡單,韃子壓榨的更狠!
完全就沒有將百姓當成人!
甚至連奴才都不如,當官的都是二等奴才,普通百姓的地位只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