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
【現在荷蘭不應該跟大明開戰呀?】
【按照原有歷史,不應該是兩年后嗎?】
【難道是因為蝴蝶效應,導致荷蘭向大明開戰的時間提前了嗎?】
朱慈烺心里暗暗的思索著,這對于大明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啊!
現在大明的水師情況如何,朱慈烺根本就不知道,能不能打贏都是一個未知數。
而崇禎將朱慈烺的心聲聽得一清二楚,不住皺眉,崇禎六年,荷蘭國會與大明開戰嗎?
這一戰是躲避不了的嗎?
現在因為烺兒的出現,提前了?
換做是以前,崇禎或許會憂愁的睡不著覺,這仗該怎么打!
可是,現在崇禎非但不慌,反而底氣十足!
原因無他!
朕有吾兒慈烺!
何懼他區區荷蘭!
“哼,既然他們想要開戰,那就跟他們打!”
“打到他們服為止!”
“這一次,朕要將雞籠山收回來!”
“雞籠山雖然是一座荒島,但那也是大明的島,就算是荒了也只能在大明的土地上荒了!”
崇禎霸氣十足的說道。
【臥槽!】
【崇禎都這么硬氣的嗎?】
【誰給他的勇氣!】
朱慈烺驚了!
連他都沒有準備好與荷蘭國開戰,其實也不是戰船的緣故,主要是水師將領,朱慈烺還沒有好的人選。
至于鄭成功這位大佬,現在才七歲不到……
而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倒是厲害,可鄭芝龍的情況很是復雜。
崇禎六年的料羅灣海戰,大明確實是贏了。
但那不是大明水師厲害,而是鄭芝龍厲害!
鄭芝龍雖然是被大明招安,可他也是一個聽調不聽宣的,鄭芝龍之所以跟荷蘭打,那完全就是因為鄭芝龍的根基就在福建沿海。
一旦被荷蘭攻入內陸,鄭芝龍可就從福建沿海的老大,變成老二,這還是結局好的情況下,結局不好那就全家死無葬身之地。
而且,這料羅灣海戰其根本原因,還是出在鄭芝龍身上,鄭芝龍讓荷蘭購買他的令旗,否則就別想要從福建沿海過路,不然必定攔截。
荷蘭國在當下是什么存在?
海上霸主,向來只有他們向別人收取過路費,或者直接殖民,哪有他們被人收過路費的份?
這能忍?
于是才有了這一場戰爭!
而在料羅灣海戰之后,荷蘭國也被打的服氣,自己拉不下臉來購買鄭芝龍的令旗,便讓倭國偷偷幫它買。
老老實實的。
所以,朱慈烺是信不過鄭芝龍的,大明日后想要有更大的發展,必定是往海外發展,水師必定要有!
否則,無法保證大明航海的安全!
再有,朱慈烺如果借助著鄭芝龍的手,將荷蘭趕走,鄭芝龍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心腹大患?
鄭芝龍沒有了荷蘭的牽制,一只腳踩在內陸福建,一只腳踩在雞籠山上,如此下去,鄭芝龍若是有野心,在雞籠山建國都不一定的。
在明朝以前,雞籠山也曾建國過。
因此,這未必是不可能的。
而旁邊的成基命和錢象坤也全都是大驚失色!
“陛下,現在荷蘭國的戰艦不過是剛剛壓境,我們就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