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國知難而退。”沈壽岳回答道。
朱慈烺了然,這些因素確實是能夠影響到戰局,要知道鄭芝龍可是明末大明海防第一人,鄭芝龍連號稱海上霸主的荷蘭國都敢收取過路費,真要是荷蘭國敢跟大明開戰,鄭芝龍肯定會乘虛而入。
荷蘭國投鼠忌器,不敢全面進攻,很合理。
朱慈烺繼續道:“第二個問題,大明的寶船呢?”
“你們可有大明寶船的圖紙?”
大明寶船也就是鄭和寶船!
鄭和下西洋所乘坐的寶船。
只不過,鄭和之后,大明再無第二鄭和下西洋。
而后大明寶船也隨之消失。
其實,大明寶船是不是真的很大,是存疑的,因為目前為止,哪怕是荷蘭國最大的戰艦,也只能夠乘坐三百余人。
可是大明寶船在永樂年,就已經能夠乘坐上千人!
這得多大?
比荷蘭國最大的戰艦還要大上三倍以上!
這是不敢想象的。
朱慈烺對于這一點也是有些懷疑的,但是鄭和寶船不管有沒有那么大,就算是虛假一些,總歸也是很大的。
如果拿來做戰艦的話,或許能夠在戰艦方面,彌補上與荷蘭國的差距。
“殿下,這大明寶船的圖紙早就在成化年間就已經失蹤,無人知曉其下落。”
“臣聽聞早就已經被燒毀了,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沈壽岳遺憾的說道。
朱慈烺聞言,心中不住嘆息一聲,其實并沒有被燒毀,最起碼在原有歷史當中,在清初的歷史記載當中,就有過詳細記載,只不過是沒有明史當中的那么大而已。
所以,鄭和寶船是否很大,能否容納上千人,存疑。
而這也證明大明寶船的圖紙被人藏起來了,只不過大明這么大,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大明寶船的圖紙。
朱慈烺只好作罷。
朱慈烺繼續詢問道:“還有一個疑問,你說大明的水師戰艦與荷蘭國的戰艦差距如此之大。”
“那鄭芝龍與荷蘭國時常交戰,孤聽聞少有敗績,這是什么緣故?”
朱慈烺很在意這個問題,如果說鄭芝龍依靠著落后敵人六倍以上的戰艦,還在雙方投入戰艦和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擊敗荷蘭戰艦。
那么,朱慈烺就要重新審視一下鄭芝龍這個人的能力了。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鄭芝龍還能夠勝,那么鄭芝龍絕對比朱慈烺想象當中的還要厲害十倍以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