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經歷了數場大戰,又聽聞朱慈烺在雞籠山大肆驅逐外夷,人口嚴重不足。
這一個月能夠收上五十萬兩的稅收?
那么一年豈不是能夠收到六百萬兩的稅收?
要知道,去年可以說是大明這十多年來,稅收最高的一年,高達兩千五百萬兩!
以前雖然也達兩千多萬兩,可那不一樣的,因為除了基本的稅收之外,額外征收三餉,以及其他的苛捐雜稅,如此才有兩千多萬兩。
這可是兩京十三省的全部稅收啊!
平均下來,一個省只有一兩百萬啊!
而剛剛收復的雞籠山,一個省就頂近乎三個省的稅收?
況且,這還是在剛剛收復的情況下。
如果再讓朝廷妥善治理雞籠山,那么雞籠山的稅收將會達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
簡直就是不敢想象啊!
這怎么能讓滿朝文武不震驚?
崇禎看著滿朝文武震驚的模樣,面含微笑,說實話,他也很震驚啊!
但是,他又能夠理解!
因為,朱慈烺在奏章當中,額外附屬了一封書信,上面所言是開海禁,這些商稅全部是依靠海外貿易所獲!
這也讓崇禎不得不感慨,以前他覺得自己很窮,怕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窮到龍袍都打補丁的皇帝了吧?
崇禎想過很多方法搞錢,充實國庫!
可基本上沒有什么用!
商稅他也征過啊!
但是被大臣們一句‘與民爭利,萬事休矣’懟的說不出話來。
至于開放海禁,與海外他國做生意,收取商稅,崇禎連想都沒有想過。
原因很簡單,海禁可不是那么容易開的,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利益關系,盤綜錯雜。
大明在崇禎三年以前,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其次,崇禎一直以為開放海禁,不掙錢啊!
因為隆慶帝開關以后,雖然只是開放了屈指能數的幾個地方,可稅收微乎其微啊!
有勝無罷了!
所以,崇禎都一直不怎么在意。
可是,現在崇禎才發現,原來開放海禁,這么掙錢啊?
以前要是知道有這門路,那還征收三餉以及其他苛捐雜稅?
白白得罪天下萬民?
征收個屁啊!
這不是腦子進水了嗎?
捧著金碗要飯嗎?
而這也讓崇禎意識到了,在開放海禁的那幾個關口,有蛀蟲啊!
“諸位愛卿,想必不相信吧?”
“說實話,朕也不相信!”
“但是朕想了想,朕以為此事斷然不會假!”
“鄭芝龍才被朝廷招安幾年啊!”
“他的家產竟然高達數千萬兩,還養活著數萬大軍!”
“諸位愛卿不會以為他是在做海寇時,攢下這么多的銀子吧?”
說到這里,崇禎神色一斂,不容置疑的說道:“而大明亦是有海貿關口,可是稅收呢?”
“寥寥無幾!”
“銀子去了哪里?”
“定是去了貪官污吏手中!”
“所以,朕決意,著曹文詔赴江浙,福建,廣東等沿海之省,清查海貿關口商稅一事!”
“并理清沿海諸港,朕決定開放大明沿海所有海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