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和最好了!
不用擔驚受怕!
這是明智之舉啊!
而多爾袞等人則是面露怒容。
“范先生,我大清與明廷交戰數十年,何曾有過議和一說?”
“此時若是低下頭來向明廷議和,那是議和嗎?”
“那是祈和!”
“大清顏面盡失!”
多爾袞當即怒斥道。
如果不是范文程為大清忠心耿耿,多爾袞連那‘范先生’都不會稱呼,說話怕是更加的難聽。
“沒錯,我大清的江山可是多少兒郎流血打下來的,豈能輕易拱手讓出去!”
“議和不可行!”
“皇上,不能議和啊!”
“……”
多鐸等人亦是站出來反對。
反對的多為八旗官員。
而那些漢人官員們一聽,也坐不住了。
“皇上,議和未嘗不可,此時明廷勢大,大清暫時避其鋒芒,保存實力,可圖將來啊!”
“沒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若是明廷來攻,他們要的可就不僅僅是遼東地區了啊!”
“是啊,到時候我們想要議和,那就只有稱臣了,此時我們議和或許還有機會與明廷暫罷兵戈!”
“臣附議,請皇上明察!”
“……”
不少漢人大臣站了出來,紛紛主張議和。
這讓多爾袞等人更加的憤怒了。
“我看你們就是怕死!”
多爾袞怒聲道:“你們這些家伙怕是現在已經向明廷投遞降書了吧?”
“是不是等著大清倒下,你們就好投靠你們的新主子?”
“你們不要忘記了,你們是從明廷投靠過來的,此時若是再投靠回去,明廷的朱慈烺會要你們嗎?”
“會許以你們高官厚祿嗎?”
“怕不是要將你們這些二等臣子斬首示眾吧!”
此言一出,大政殿上的漢臣們臉色紛紛大變,二等臣子毫無疑問是他們的逆鱗所在!
他們確實是在明廷不受重用,或者是因為當初大清攻下遼東的時候,怕死而投靠的大清。
現在多爾袞如此提及,豈能讓他們不惱不怒?
“多爾袞貝勒,你不要憑空污蔑我們!”
“我們雖然是二等臣子,但對大清忠心可鑒!”
“呵呵,多爾袞貝勒,你一直瞧不上我們這些漢臣,怕不是都將我們當成二等臣子了吧?”
“枉我為大清嘔心瀝血,卻不曾想,在皇上與貝勒爺眼中,竟然是二等臣子,兩姓家奴!”
“可笑,若是如此,我等亦是可以辭官,或者懇請皇上將我等處斬,我等以銘心志!”
“……”
殿上的漢臣們紛紛怒容相對,一個個義正言辭,一副大清好臣子的模樣,錚錚有聲!
多爾袞氣的滿臉漲紅,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皇太極見狀,呵斥道:“多爾袞,還不退下!”
“這殿上的臣工,哪個不是大清的功臣,豈能容你在此污蔑!”
“如若再敢污蔑半句,朕定當懲戒!”
多爾袞聞言,更是氣的不行。
而那些漢臣們則是個個興高采烈,一臉得意的睥睨著多爾袞,那眼神好像是在說,多爾袞還是太年輕了,不懂政治!
這一套,他們在大明的時候就玩的十分絲滑,屢試不爽!
這回也算是給多爾袞一個小小的教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