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我不要去當奴隸!”
“我不要!”
多善王哀求的看向了羅勒。
羅勒此時此刻卻沒有半點的情緒動容,一臉冷色,他沒有半點要為多善王求情的意思。
直到多善王的聲音徹底消失。
朱慈烺看著羅勒,淡淡的說道:“有什么感想?”
“以前瞎了眼。”
羅勒心里苦澀到了極點,他已經不知道自己還有什么想法了。
朱慈烺寬慰道:“以后希望你不要成為他那樣的人。”
……
……
與此同時。
大明京師。
暖閣。
崇禎與內閣大臣正在議事。
“諸位愛卿,朕最近看到第一商會送回來的許多的消息,現在整個京畿的水泥路都已經修好了。”
“往北山海關一帶,也已經開始在修了,還有江南一帶。”
“看來用不了多久,朕去一趟江南也要不了幾日了。”
崇禎現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自從大明國庫日益豐盈,大明的百姓們安居樂業,內憂外患逐漸平定下來,崇禎整個人都像是年輕了十歲。
當然,崇禎本來就年輕,只是以前國師艱難,崇禎是愁的整夜整夜睡不著覺,但是現在不同了。
崇禎每天都吃的好睡得好,整個人自然就好起來了。
甚至崇禎還有點發福了。
第一商會是崇禎最為關注的,因為這關系著他的錢袋子,還有大明不少百姓的飯碗。
“陛下圣明,大明的百姓也日漸豐盈了起來,全賴陛下治理有方啊!”
錢象坤等人紛紛稱贊。
這兩年,大明朝堂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隨著崇禎強力整頓貪污,實行受賄與賄賂連坐制度,導致大明官場的風氣都好了不少。
錢象坤等人做事情也越發的順手,他們也少了許多的憂愁。
“陛下,還有幾件事情,關乎著民生大計,不可不察。”
候恂沉默片刻,忽然開口說道:“現在大明的糧價開始逐漸上漲了!”
崇禎與錢象坤等人面面相覷,崇禎眉頭皺起,不解道:“怎么會這樣?”
“大明現在國庫與百姓越來越富裕,糧價不應該下降嗎?”
“怎么還會上漲?”
錢象坤等人也很是不解,不過,他們確實是感覺到糧價上漲了,因為他們的俸祿,在以前還能夠支出,但是現在可比以前高了不少,甚至是有些不夠了。
原因就是糧價上漲。
“陛下,臣已經詢問過戶部尚書,糧價之所以上漲,是因為糧食變少了!”候恂言簡意賅的說道。
“什么?”
崇禎聞言,心里沒由一陣怒火,這樣的事情,他在前兩年也聽說過,一些商人為了賺錢,將田地種植經濟作物,比如桑樹等等。
“難道是又有人將良田種植桑麻作物不成?”
崇禎怒聲道:“朕不是已經說過了嗎?”
“不準更改田地用途,不得在現有良田種植桑麻,想要種植,可以開墾山地!”
崇禎真的有點生氣,現在大明和百姓都開始有錢了,結果沒有了糧食了!
這可不是一個小問題。
這是一個大問題!
一旦處置不善,百姓們沒有糧食吃,那可是要造反的!
陜西年年天災,百姓們造反不斷就是先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