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大明一共就是兩京十三省,現在多出一個省來,國土面積直接增加了十五分之一啊!
然而,還沒有等到崇禎話音落下,崇禎看到后面的內容,雙眼驀然睜大,顯得驚駭不已。
“吾兒竟然將鵬茄羅國也劃入大明治下,成為了大明的疆土?”
“請朕速速派遣官員前往鵬茄羅國,治理地方?”
崇禎整個人都麻了!
這他娘的等于大明又多出一個省的領土來了!
這特么可是貨真價實的開疆拓土啊!
鵬茄羅國可跟大明沒有什么統治關系,只是關系比較好而已!
后來鵬茄羅國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才跟大明沒有了什么往來,畢竟,大明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崇禎都有點懷疑人生了,這怕不是自己看錯了吧?
他仔仔細細,眼睛都快盯到奏報上去了,他看得真真切切,確實是將鵬茄羅國劃入大明治下,并且讓他派遣官員前往治理地方!
崇禎興奮的渾身直顫抖了起來。
皇帝的三大功勞,崇禎一下子就通關了!
如果他在史書上留下一筆,那絕對是能夠比肩成祖!
不!
甚至是超越成祖都是有可能的啊!
因為現在大明如日中天!
對外,崇禎這一朝,穩定國內,平定叛亂,逐漸繁榮!
對內,收復了雞籠山,恢復三宣六慰,將鵬茄羅國劃入治下。
隨便拿出來一件,都已經稱得上是明君了。
而這么多功勞全部疊加在一起,拿個圣君不過分吧?
在史書上記下一筆崇禎中興之治不過分吧?
如果將來收復遼東,甚至是蒙古諸部……
崇禎感覺自己百年之后,永享太廟啊!
別小看永享太廟,所有的皇帝都能夠住進太廟里面,但是除了太祖之外,誰也不能長住啊。
只有七個位置。
按照《禮記、王制》中所言,天子七廟,三昭三穆,太祖之廟而七。
意思就是說,太廟只能供奉七個天子,太祖不能變動。
那么皇帝滿了怎么辦?
《禮記》又云,親盡則祧,意思就是根據現在皇帝與前面的皇帝血緣遠近,進行移除,將血緣關系遠的,移到后殿,而不在主廟供奉。
除了開國皇帝不動,因為開國皇帝功勞太大。
而永樂大帝,之所以會被追封為成祖,那是因為嘉靖為了給自己的父親騰位置,可離他最遠的就是永樂皇帝了。
但是永樂皇帝功勞也很大啊。
嘉靖可不敢把這位祖宗請到后殿去,這個鍋他不敢背,于是,他就只能換一種方式,聲稱太宗永樂皇帝功比洪武皇帝,對大明如同再造,當列為萬世不祧,與太祖洪武皇帝并列,成功將太宗改為成祖。
然后,可憐的朱胖胖仁宗皇帝被請到了后殿,嘉靖的父親牌位放到了太廟。
現在崇禎的文治不說,武功比成祖大了吧?
崇禎倒要看看以后哪個不肖子孫敢挪他的牌位。
這波,他崇禎簡直贏麻了!
力挽狂瀾不說,收復舊土不說,開疆拓土,除了太祖,還有誰?
還有誰比他的功勞大?
日后進入太廟,誰敢挨他的牌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