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將這么多的兵馬交出去,必須要絕對忠誠的人,不然的話,放出去容易,想要收回來就難了。
散朝后,崇禎前腳剛剛走出大殿,后腳朱慈烺就跟了上來。
“父皇,為什么不讓兒臣去?”朱慈烺十分不解的問道。
“烺兒,不是朕不讓啊!”
崇禎委屈的將雙手攏在袖子里面,道:“是你母后和你皇伯母不讓啊!”
“朕都已經好久沒有去坤寧宮了,每次去都被堵在門外不讓進。”
“還有,朕去慈寧宮拜見皇嫂,都次次被擋了回來,再讓你去,朕怕是連后宮都回不了。”
“所以,你就好好的待在你母后身邊吧。”
朱慈烺聞言,愣了一下,沒有想到崇禎竟然有這種遭遇,不過,仔細一想,這段時間,朱慈烺每次去周皇后那里,好像是都沒有看到崇禎。
只不過,這個拒絕的理由,真的讓人想笑啊。
“朝廷還有很多的事情你也可以做一做啊。”
“比如說,去格物司搗鼓一下你的鐵船戰艦啊,還有第一商會,你不是要搞錢莊嗎?”
“那個錢莊不是要和海外別國對接嗎?”
“你可以去指導一下啊。”
“還有,第一商會的事情,你也可以關注一下嘛!”
“眼下春耕,你還可以去搗鼓一下作物,爭取把糧食的產量提高一下,也是為朕分憂了。”
“你看看,這一攤子事,朕好煩啊!”
崇禎有些焦頭爛額。
這不說不知道,一說全是事。
現在剛剛實行種地補助農民的政策,還是第一次,得抓點緊。
然后就是現在大明依舊年年有天災,糧食產量雖然有高產作物,但是還是跟不上,還得努力。
當然,首要的還是與韃子戰爭的事情。
崇禎也難。
這么大個大明,要操勞的事情可多了。
朱慈烺笑道:“父皇,兒臣以為,這些事情可都不急,如果大明這次將韃子全面擊潰,那么,大明就可以安安心心的來搞這些了,再也沒有后患。”
在朱慈烺看來,格物司早就已經走上正軌,根本不需要他多插手,以前還需要他提供一些圖紙,現在,他只要提出一些想法,格物司基本上都可以去解決。
至于其他的問題,都是發展問題,朱慈烺在和不在的區別不大,這是個慢活,不是一步就能夠到位。
再說了,崇禎還有這么多的文臣武將,還缺了朱慈烺就玩不轉了嗎?
只要大致的國策方向是對的,那么有問題,也只能是小問題。
所以,朱慈烺并不擔心這些。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朱慈烺發現老朱家有個問題,好像是什么事情都想往自己身上攬,這是朱元璋留下的基因嗎?
為君者哪里用得著事事操心,把握大局才是王道,什么事情都管,那要那么多臣子干嘛。
“那也不行!”
“烺兒,你別說了,朕是不會同意的!”
崇禎擺了擺手,道:“你好好的待著吧。”
“大明也不只有你一個能夠帶兵的太子,朕還有這么多的能臣武將,總有能夠掛帥,總有能夠打敗韃子的吧?”
朱慈烺嘆息了一聲,道:“父皇,兒臣知道大明不缺將帥,可是父皇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現在大明正在一個關鍵時期,從冷武器走向熱武器,戰爭的形式已經不再局限在正面交戰,或者是戰場廝殺!”
“更多的是,火槍火炮,以及飛艇運用。”
“指揮的方式與作戰戰術,戰略都是有所改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