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孟豹硬著脖子答道。
“喲嗬,有你兒子的風采。”方鵬道。
他說的是孟獲被擒七次才服氣的事。
孟豹怔在那里,不懂方鵬在說什么,不知道他是在贊賞自己呢還是在說粗口。
“把他們都捉了,帶走。”方鵬命令道。
孟豹明知抵抗只有一死,只好乖乖當了俘虜。
戰斗就此結束。
清點戰果,殺敵六百,俘虜兩千五百多人。
方鵬這邊幾乎沒什么損失。
殺敵不是目的,俘虜他們才是方鵬的初衷。
那些被抓的俘虜,方鵬承諾過讓他們和家人團聚,他不會食言。
但那是有條件的。
他需要這些勞力。
這些被俘的士兵,需要服役三年。這是方鵬開戰前就謀劃好了的。
發展經濟,必須首先發展農業。
發展農業得先修水利,接著是墾荒。
這需要很多人力。
這些部族無端挑事,我方鵬可以寬宏大量,赦你不死,但必須留下點什么。
隨便就放回去,等于反對自己不用付出什么代價。明日這些人糾集起來又來搗亂怎么辦?
不過說是服役,方鵬會給他們發薪酬的,而且也可以請假和家人團聚。到時候,方鵬還會讓人教他們種田放牧。
墾下的荒地,將優先考慮租給這些人。甚至,當兵的話,可以送一些土地。
這是方鵬的初步打算,不過具體如何實施,需要仔細推敲。
至于那些頭領,他準備辦個學習班,洗洗腦,然后放了。畢竟,部族里面需要個當頭的,把這些洗過腦的放回去好過出來一個新的。
方鵬留下這些戰俘,對部族影響不大。孟豹帶出三千多人,十幾個部族一平分,每個部族不足三百人。
就算有影響,也是對他們的懲罰。
被俘的人自然沒有意見,能活下命來已經萬幸。服役只要三年,有報酬還可以回家看望家人,這能有意見嗎?
再說,這由得著自己嗎?
“孟豹怎么處理?”手下請示方鵬。
“一視同仁。”方鵬答道。特別處理,那不是我高看孟豹了?
“他兒子呢?”手下又問。
“和以前一樣。”
——
方鵬相信,經此一役,云南境內所有部族不會再有人敢挑頭鬧事。他準備讓和自己聯盟的部族去做其他部族的工作,威壓和安撫并舉。
云南這邊,接下來將把精力集中到建設上來。
搞建設就需要人才。
其實,做什么都需要人才。
方鵬認為,在三國這種亂世,是人才都有機會展示一下。那么,《三國志》榜上的那些人物,大致上囊括了當世的精英。
他進入冥想查看了一下在野武將的情況。賦閑在家可以隨便訪問的人才只有長沙的桓階一個。其他的,都處于隱藏狀態,如果自己派人去找,很可能難以找到。
方鵬查看了一下桓階的信息:
統率10、武力26、智力67、政治78、魅力69;
桓階,字伯緒,長沙人。孫堅任太守時舉其為孝廉。孫堅不幸戰死后,桓階冒險求見劉表,索回孫堅尸體。曹操平定荊州,感念桓階曾游說長沙太守張羨投曹,任命他當丞相主薄、趙郡太守。曹操封公建國后,任命桓階為虎賁中郎將、侍中。曹丕繼位,桓階任尚書令、侍中,封高鄉亭侯,被曹丕視為寄命之臣。黃初二年(221年),桓階得病,進爵安樂鄉侯,改任太常,同年去世,謚號貞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