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回去后,主戰的人有了口實。
州府衙門。
出兵懲罰方鵬的呼聲一時甚囂塵上。
奇怪的是,主戰之人多是文官。武官則大多主張準備充分再做打算。
文官大談實力對比,大勢演化;武官則強調戰術細節,糧草兵員,地理地勢。
張任道:“兵者,國之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做好準備,倉促發動戰爭,非智者所為也。成都久未逢戰事,所屬士卒多為新征。主公欲征討方鵬,請再等二個月,到時各項準備就緒,一擊覆滅方賊。”
王累道:“云南冬季天旱,現在出兵,正好打仗,不可貽誤戰機。請主公定奪。”
又是一片爭執之聲。
劉璋聽著不耐煩,左右看了看,大手一揮道:“小小建寧,張校尉多慮了。我們隨便派個人領兵過去都能踏平建寧。王累,給你五千兵,把建寧給我拿下。”
劉璋一副有氣度、有智慧的表情。
王累也不推辭,道:“屬下遵命。”
這樣的功勞不撿白不撿。
張任:“……”
王累可是從來沒有帶過兵啊。
張松見狀,自告奮勇道:“屬下愿意隨王大人同往。”
劉璋道:“好吧,主將王累,副將張松,點步兵五千,五日后啟程。”
——
方鵬看見領兵之人,居然是主將王累、副將張松!啼笑皆非。
他查看了一下王累的各項分值:統帥26分、武力28分、智力74分、政治76、魅力70。
典型的文官一個。
看來劉璋是發神經了,派文官領軍出來攻城。該是一武一文,取長補短才是。
方鵬完全不認為這些兵將有什么威脅。他甚至覺得,用江薇帶過來的三百兵,足以打垮王累的五千步兵。
那三百士兵,是方家莊的精銳,馬下是步兵,上馬就是騎兵。
還會騎射。
方家莊的士兵,個個都是方鵬親手調教。
強將手下無弱兵。用這三百騎射,正面對上沒有臨陣經驗的王累,方鵬一點都不懼。
不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卻必須重視敵人。
他決定還是用最簡單的辦法取勝——斷敵補給。
敵人進入建寧境地后,五千士兵,根本不可能守住補給線。
山路崎嶇,隨便找個山谷伏擊一下,都夠敵軍受的。就算押糧的士兵眾多,也頂不住熟悉地形的云南軍一路伏擊,零打碎敲。
其結果必然是所運糧食到不了前線。
“傳令,成都至建寧道路五十里以內的村莊全部做好堅壁清野的準備。一俟敵軍接近,封存糧食,牽走牲畜,躲入深山。”方鵬下達了命令。
——
桓階在接到敵軍來攻的消息后,更加忙碌起來。
加固城墻,疏浚護城河,準備防備物資,成了他的第一要務。
這日,方鵬在郡府和桓階商議戰備事宜。
“開荒要不要停下來,把那些民工拉過來備戰?”他請示方鵬。
“不必,照常進行。”方鵬制止道,“敵人到了,再撤回城內。”
“要不要從云南調兵過來?”
“不用。”
這個問題方鵬和江薇討論過,當時的結論是不要。
江薇說她可以退敵。
軍師不在,我方鵬照樣可以退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