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有點惴惴不安。
江薇說起自己和張羨的過節,那是有段不為人知的歷史的。
當年他帶著兩個士兵押送一批官銀過江前往零陵,事不湊巧,船到江心正好強風大作,小船陡然傾斜,船上五個人猝不及防,全部落水。
兩個士兵水性差、船主年紀大,很快都被波濤吞沒。
船主的助手是個啞巴,生死未明。
但船并沒有傾覆,而是依舊在江上漂浮。
張允水性好,落水后又爬上了船。
上船后他想救人,但四周只見波濤。
當時看見一個人頭在遠處的水里冒了一下,像是啞巴,但很快又沒了人影。
張允于是獨自架船順流找到一處淺灘靠了岸。
望著船上的銀兩,他一時心動,便把它藏了,然后把船翻轉推倒江里去了。
回去后報告說船翻在江心,全部人遇難,銀兩已經無法打撈。
后來張羨查出張允有私吞官銀的嫌疑,只是沒有確鑿證據。
但是張羨一直沒有放棄追查。追查的附帶結果是發現了張允在零陵的生意有許多經營違法。于是張羨依法查處了張允在零陵的資產。
兩人因此結下了仇。
張允私吞官銀這件事,唯一破綻是那個啞巴。他拿不準那個啞巴死了沒死。后來派人尋找,沒有找到。
但就算活下來,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后來駕船走了吧,張允想。就算他看見自己駕船走了,他是啞巴,事情也難于傳開來。否則,依張羨的個性,怎么肯放過自己?
眼前這個女人,又知道什么呢?
張薇當然不是信口閑扯。
既然策反對象是張允,那么有關張允的情報,她是下了功夫的。
張羨找不到證據,不等于云南這邊也找不到。
在張薇的指示下,她的手下找到了這個啞巴,并且弄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啞巴的水性也是極好,人也機靈。當時落水后,他也曾經想游回船去,只是隔得遠,沒能趕上。他是看見張允駕船離去的。后來他得知張允說船沉了,便知道張允私吞了官銀,他意識到危險,便找地方躲了起來。
但是江薇不會在這個時候把這件事情抖露出來。
點到即止,留下懸念,敲山震虎,才是她的目的。
她話鋒一轉,問張允:“孫堅當初戰死,得勝的是荊州。我想問一下將軍,假如孫策這些虎狼之輩要報前仇,又來攻打荊州,你們有勝算否?”
張允答不上來。
事實上,當初和孫堅作戰,是負多勝少,贏得僥幸。現在孫策手下匯聚了許多人才,恐怕更難對付了。
江薇見他猶豫,進一步說道:“這里面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請恕我直言,劉州牧只想守成,未曾想發展。這樣的結果就是,孫策、曹操甚至袁術這些人不斷壯大而荊州裹足不前,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張將軍,你同意否?”
這一點張允是看得到的,但他不能說出來。畢竟,他屬于荊州,劉表是他舅舅。
“張將軍,本人有一個提議你肯聽否?”江薇問。
“請說。”
“你想不想為自己留一條后路?”
“此話怎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