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總督先讓英國公張維賢當著,專督京營侍郎以后再說,御馬監掌印高時明暫時提督京營事務。”
“順天府尹袁卿就先兼著,挑選巡城御史,推進五城兵馬司改制。”
“薊遼總督、宣大總督暫不任命,由長城督師、長城提督負責這兩個總督原有事務,把長城防線整修好再說。”
“還有遼東督師、遼東巡撫這種督撫同在的,暫時撤銷巡撫,設置提督輔佐,明確為督師副手。”
“登萊屬于山東,山東巡撫暫時由登萊巡撫孫國禎兼任,看以后是否能夠合并。”
“保定巡撫讓兵備道盧象升署理,陜西巡撫讓參政孫傳庭署理。”
“先把大同巡撫、河南巡撫、湖廣巡撫、鄖陽撫治廷推出來。”
干脆利落地安排了這些重要職位,朱由檢發現只需要廷推四個巡撫,湖廣巡撫還幾乎指定了人選。地方上的變動,其實沒有多大。
群臣對于此事,同樣松了一口氣。方才一連串總督、巡撫被拿下,把他們有些嚇壞了。擔心一個不好,地方可能生亂。
如今發現只需要廷推四個巡撫,他們總算放下了心。有臣子對盧象升、孫傳庭署理巡撫提出異議,朱由檢轉移話題道:
“吏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工部專督大工侍郎也在空缺,把這四個侍郎和四個巡撫廷推出來再說。”
“保定巡撫和陜西巡撫就讓盧象升、孫傳庭先當著,干得好自然會正式提拔,干得不好再說。”
拋出四個侍郎,把這件事糊弄過去。
群臣聽到還有四個侍郎需要廷推,只能把保定巡撫和陜西巡撫的事放下。朝廷缺員太嚴重,暫時讓官員署理職務,也是無可厚非。
他們卻不知道,四個侍郎朱由檢已內定三個人,留給他們廷推的,只有一個而已。加上三個巡撫,他們也只能廷推四個人。
朱由檢在對朝臣失望后,加緊收攏權力。
《明史》:
生祠之建,始于潘汝禎。汝禎巡撫浙江,徇機戶請,建祠西湖。六年六月疏聞于朝,詔賜名“普德”。自是,諸方效尤,幾遍天下。……
每一祠之費,多者數十萬,少者數萬,剝民財,侵公帑,伐樹木無算。
開封之建祠也,至毀民舍二千余間,創宮殿九楹,儀如帝者。參政周鏘、祥符知縣季寓庸恣為之,巡撫增光俯首而已。鏘與魏良卿善,祠成,熹宗已崩,猶抵書良卿,為忠賢設滲金像。
而都城數十里間,祠宇相望。有建之內城東街者,工部郎中葉憲祖竊嘆曰:“此天子幸辟雍道也,土偶能起立乎!”忠賢聞,即削其籍。
上林一苑,至建四祠。童蒙建祠延綏,用琉璃瓦。詔建祠薊州,金像用冕旒。
幾疏詞揄揚,一如頌圣,稱以“堯天帝德,至圣至神。”而閣臣輒以駢語褒答,中外若響應。……
忠賢誅,諸祠悉廢,凡建祠者概入逆案云。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