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朕以為,秦朝和上古三代截然不同,它和漢朝、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可以稱為中古時代。”
“其中,秦漢唐最強盛時可稱天朝,是為中古三代。”
這樣一個說法,明顯拔高了秦朝的地位。將其稱為中古時代的開創者,而且是中古三代之一。
再有人說學習三代之治,只要不指明是上古,秦漢唐就能被包含在里面。
那些信奉儒家的臣子想到這里,頓時感覺一陣惡心。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有學習秦制的那一天。
這些人也不認為秦朝有這樣重要的地位,袁可立提出質疑道:
“陛下,秦漢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并非完全相同。”
“若說秦朝開創了一個時代,隋朝豈不也開創了新的時代?”
這個說法有點意思,但是不足以把隋唐和秦漢完全區分開。朱由檢道:
“無論三公九卿還是三省六部,根子上都是中央集權。”
“中古時代也以天下一統為目標,漢武帝任用儒家留下的大一統,影響到了現在。讓中國分裂之后,一次次重新統一。”
“從秦漢到隋唐,基本確定了中國的核心之地。漢人作為華夏民族的主體也開始形成,和胡人等外夷相區別。”
“這一時期的漢人積極向上,無論文明還是繁華程度,都是遠超周邊。”
這是中國歷史上輝煌時代,群臣回想對秦漢唐的印象,都有神往的感覺。
無論對這三代有多少詬病,他們都必須承認,秦漢唐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強大——
梵語和泰西語言對中國的稱呼,就是來源于秦。
漢人、唐人這兩個稱呼,更是成為了周邊對中國人的代稱。
中古時代,確實是中國的奠基時期,秦漢唐的強大無可置疑。
與之相反的是宋朝,無論是面對遼金元,還是面對西夏、安南,宋朝都敢失敗。中國在宋朝的時候,再不復天朝上國的地位。
甚至連燕云、河套、交趾這些地方都沒收復,為了抵御外敵三易回河、決開黃河,讓河北和黃淮殘破,遺禍到了現在。
朱由檢神色沉重地道:
“中古之后是近古,具體來說就是宋元。”
“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周邊沒有優勢,甚至被外夷所滅,導致夷狄入主中國。”
“近古留下來的教訓,吾等君臣要引以為戒。”
這番話語,讓群臣沉默。
因為皇帝這是再次承認亡天下,認為蒙元是夷狄入主中國。
漢人和華人在這個世界并不特殊,也有可能完全被滅。
承認這個對一些人來說比較難,幸運的是蒙元入主中國不過幾十年,就被太祖驅逐回草原。
中國又一次迎來復興,進入到了當代。
朱由檢滿是自豪地道:
“本朝就是當代,是太祖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所建。”
“到了成祖之時,更是恢復了中古時代的核心疆域,在天下間恢復了天朝上國地位。”
“如今朕重制禮樂,希望同諸君一起,再一次重返天朝。”
“不知諸位卿家,可愿隨朕完成這個偉業?”
群臣聞聽此言,自然山呼萬歲,表示愿意支持皇帝。
同時,他們也從近古宋元時期的沒落,認識到中國成為天朝上國,并非理所當然。
兩宋三百多年都沒辦到,大明也僅僅在成宣之時,維持了一段時間。
如此一來,他們又有什么理由,詬病秦朝一統天下的時間短呢?
更多的朝代根本沒有成為天朝,甚至只能說是割據勢力。
所以,在這一番分析后,秦始皇順利地列入帝王廟正殿。秦朝在中古時代的地位,根本就繞不開。
朱由檢在確定秦始皇的地位后,又增加了漢武帝等開創天朝的君主。并且按歷史分期,把正殿中帝王的位次重新排列:
“帝王廟正殿五室,中一室三皇,東一室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