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尉遲堃封棺的日子。
他生前的好友前來吊唁,看他最后一眼,送他一程。
其實他這個年紀,且結交的又都是些武將,真正的好友屈指可數。
這些年他都不知道送走了多少,今日輪到他離開,又有幾人能來送他?
除了生前好友,也有同僚過來吊唁,這些人就只是出于最基本的人情世故。
楚玄遲也親自過來吊唁,一來是尉遲堃年輕時驍勇善戰,他確實有幾分敬重。
二來是念在尉遲堃勞苦功高,他想最后幫一把,提點尉遲家的幾句,莫自取滅亡。
“五皇兄怎來了?”楚玄寒看到楚玄遲很是意外,“玄寒記得你們之間似乎沒有私交?”
自從楚玄遲回京之后,他便讓人盯緊了,雖不能保證對其知己知彼,但多少也是有些了解。
尤其是與將軍府有關的事,他更清楚,楚玄遲與尉遲家的人并無私交,今日也沒必要來。
“本王確實不像六弟,與將軍府關系匪淺。”楚玄遲說話間便被風影推著入了靈堂。
楚玄寒屆時,“五皇兄切莫誤會,玄寒也沒別的意思,只是有些意外,這才多嘴一問。”
楚玄遲正色道:“尉遲老將軍在戰場上受的那些苦,本王深有體會,自認為該來送他一程。”
“原是如此,玄寒思慮不周,未曾想到這一點。”楚玄寒只要聽他提及戰場,心中便很不舒服。
一來是這會讓大家想起他為東陵立下的赫赫戰功,將他比下去,二來則是同情他受過的重傷。
楚玄遲卻繼續這個話題,“六弟不曾去過戰場,親眼看到那尸橫遍野,想不到這點也在情理之中。”
“是,皇兄……”楚玄寒的心中冒起一股無名火,但在眾人面前,絲毫不敢表現,只得強忍著。
尉遲長弓不敢讓他祭拜尉遲堃,便沒讓人給他香火,只是給了風影一炷,以為他要代為祭拜。
結果風影卻將點燃的香火遞給了楚玄遲,后者坐在輪椅上拜了拜,恭敬的對著棺木拜了拜。
“老將軍請一路走好,愿你的子孫后輩,皆能如你一般,忠君愛國,造福我們東陵。”
鑒于腿腳不便,他無法親自去插香,拜完便交給風影,讓其代為插上,眾人自是都能理解。
再者說,以他的身份,尉遲堃也只有死了才受得起,若是活著,借他個膽子都不敢受禮。
尉遲長弓誠惶誠恐,“末將多謝殿下親自來祭拜亡父,殿下真乃重情重義,禮賢下士。”
楚玄遲神情凝重,“人死不能復生,還請節哀順便,我們會記住老將軍的豐功偉績。”
“是,殿下,您有心了。”尉遲長弓只恨不得他是君主,那興許還能給他們家一些好處。
楚玄遲對他寄予厚望,“尉遲將軍,你是嫡長子,還望你能撐起尉遲家,讓老將軍走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