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方緣輕輕吐出這兩個字,他的思緒還沉浸在對法則的思索之中。
雖然從玉兔靈將那里大致了解了法則的一般情況,但他敏銳地察覺到,自己所掌握的法則似乎有著獨特之處,與玉兔靈將描述的那種常規法則大相徑庭。
他不禁暗自思忖,莫非是因為自己的法則之力中蘊含著一種神秘的吞噬法則?
也正因如此,他才擁有了奪取他人法則之力的特殊手段。
回憶起這一切的源頭,方緣最初所執掌的吞噬法則,來自于陰媿所化的佘瑤瑤。
而在那場如夢似幻的伏魔夢境里,佘瑤瑤之所以能擁有吞噬法則,還是從擁有毗藍婆菩薩道統的姬靈身上復刻而來。
如此這般追溯,給予方緣吞噬法則力量的源頭,極有可能便是毗藍婆菩薩。
思索至此,方緣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毗藍婆菩薩在佛門記載中的那些典故。
傳聞在那遙遠得仿佛被歲月塵封的古之佛門中,有一位無上佛陀,其來歷可謂驚世駭俗,宛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佛門歷史的長河中激起千層浪。
在她尚未修成佛陀正果之前,竟是地獄中餓死羅剎鬼的化身。
那餓死羅剎鬼,生性兇殘至極,猶如一頭失控的猛獸,以吃人為生,所到之處,生靈涂炭,血腥彌漫,宛如人間煉獄。
每一個被它肆虐過的地方,都留下了無盡的恐懼與絕望,仿佛世界末日降臨。
然而,命運的軌跡總是充滿了不可思議。
誰也未曾料到,這等惡名昭彰的惡物,竟能歷經種種機緣巧合,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意外地踏上了修行之路。
它憑借著超乎常人的毅力與機緣,在修行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最終達到了佛道雙修的至高境界,練就了無上神通,仿佛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就連后來橫渡了苦海禁區、成為萬佛之祖的如來,在未成圣前,聽聞其名,都要對她忌憚三分。
可見這位無上佛陀在當時的佛門中,擁有著何等令人敬畏的地位與實力。
所以,當初曾在人世間叱咤風云且連如來都被其所震懾的毗藍婆菩薩,竟然是來自于萬幽之地之上的修羅一族。
細細想來,毗藍婆菩薩最初的身份很有可能就是修羅一族的羅剎女陰魂。
也正因如此,過于美艷且因為需要吞噬陽氣才能彌留于人世間的她,才會被世人稱呼之為餓死羅剎鬼。
“對上了,一切都對上了。”
方緣心中豁然開朗,仿佛在黑暗中摸索許久,終于找到了那盞指引方向的明燈。
可惜,方緣來之前并未從姬靈那里獲得太多關于毗藍婆菩薩的傳承記憶,不然他就能在這萬幽之地順便探尋一番,看看能否獲得關于吞噬法則的更多源泉。
畢竟,吞噬法則的強大與神秘,讓方緣深知其潛在的巨大價值。
要知道,現在的方緣并沒有主動執掌吞噬法則,此神通就仿佛是一個潛藏在暗處的被動技能,悄無聲息地融入到了方緣所執掌的其他十種萬道法則之中。
這十種法則神通分別為:
命運法則,宛如一雙無形的大手,掌控著世間萬物的命運軌跡,輕輕一揮,便能改變無數人的人生走向;
因果法則,恰似一面明鏡,清晰地映照出世間萬事萬物的因果關系,有因必有果,種下什么因,便會收獲什么果;
愿望法則,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鑰匙,能夠開啟人們內心深處的愿望之門,讓夢想照進現實;
輪回法則,如同一個永不停歇的轉輪,主宰著世間生命的生死輪回,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五行法則,以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為基石,構建起世間萬物的基本架構,相生相克,變幻無窮;
災難法則,猶如一場無法躲避的暴風雨,帶來各種天災人禍,考驗著世間萬物的生存能力;
心魔法則,像是一把能夠洞察人心的利刃,深入人的內心世界,操控人的思想與情感;
本源法則,宛如宇宙的核心密碼,揭示著世間萬物的本質與根源;
混沌法則,恰似一片混沌未開的神秘領域,蘊含著無盡的可能性與未知;
陰陽法則,以陰陽兩極的相互對立與統一,詮釋著世間萬物的平衡與變化,陽極生陰,陰極生陽,循環往復。
這十種法則神通便是方緣如今掌控的所有法則之力的聚合體,它已經囊括了世間萬法,但凡存在于天地之下,鴻蒙之間,就如同陷入了一張無形的大網,無法避開這十種法則之力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