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鶯啼回答道:“奇怪,賀陽的事情出了之后,如果一切都是真的,組織這里一定會看好其他被策反的人,免得再次出現賀陽這樣的情況。”
“但是就是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之下,還是讓人跑了出來,還讓這個人見到了陳生合,見到的了日本人,且還帶有證據,這是不是太巧了。”
梁鶯啼都知道太巧了。
組織名字可能,在已經出事的情況下,還出事呢?
防備工作,都沒有的嗎?
梁鶯啼現在明白楚新蒲的意思了,這件事情還確實只有組織能幫忙。
哪怕是日本人真的來一次自導自演,都幫不到楚新蒲。
只有組織這里,真的放一個人過來,才能起到幫助。
這個辦法有些冒險。
畢竟放過來的這個人,確實是名單上的人,組織也確實聯系了他。
可是不破不立。
這是楚新蒲能想到的,為數不多的辦法。
也是值得一試的辦法。
一而再,再而三。
次數多了,軍統可能不是相信,而是懷疑了。
尤其是第二次來的人,帶來的消息,更是讓人懷疑。
“他會和組織安排的一樣嗎?”梁鶯啼有些擔心,害怕事情有變,也害怕這個人,識破組織的計劃。
楚新蒲搖頭說道:“不用擔心這些。”
他認為,這個問題絲毫不用擔心。
首先第一點,這個人想要投靠日本人,被組織知道,他想要回到軍統這里,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被組織威脅,他也覺得性命不保。
那么他和賀陽的想法是一樣的,那就是只有跑到日本人這里,自己才能活命。
但是他沒有賀陽這樣的果斷,不敢殺人逃跑,擔心自己死掉。
但是如果有一個大好的機會,他同樣會跑掉,畢竟誰不想活著呢?
誰想要被威脅呢?
至于你說這個人會不會發現?
當生命受到威脅,現在有一個能脫離威脅的機會,你覺得這個人會想太多嗎?
他可能都不會細想,也沒有時間留給他細想。
機會抓住了叫機會,抓不住的叫遺憾。
危機情況之下,他們能想這么透徹嗎?
只有組織給的把柄,他們會選擇放棄,不給日本人說嗎?
都已經投靠日本人了,還不弄點有分量的投名狀給自己撈點好處,難道還良心發現,故意隱瞞一些情報嗎?
其次就是,河陽的事情,這個人知道的不一定清楚啊。
消息是在江城,和日本人占領的地方傳的沸沸揚揚,其他地方并沒有太普及。
所以這個人的防備心理,沒有那么重。
如果這些都不行,楚新蒲繼續說道:“當時名單上劃掉的人有好幾個,如果一個不行,我們就換下一個,只要有一個人可以,那么效果就夠了。”
人還有的選。
一個不行,就換下一個。
總之只要能確保在他們逃跑之前掌控他們就行,他們只要選擇跑,那么心里的打算都是一樣的,靜觀其變就好。
如果選擇不跑,組織就當沒有給過他們這樣的機會,繼續控制他們就行,換一人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