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良和亞爾馬沙赫特的交情,在當年『吉達協定』時便已經被世人所知,當時他是陳光良說服沙特王室的一員。
雙方在萊茵河畔的一幢別墅里,進行了私人的聚會,在草地上暢談。
沙赫特說道:“陳先生,據說你有三位妻子,不知道你該如何保持家族的傳承”
一旁的奧黛麗赫本糾正道:“沙赫特先生,他只有兩位妻子,我只是他的情人,隨時可以離開他的!”
“哈哈”沙赫特笑道:“陳先生的魅力,如果我是女的,我都不會離開他。”
這是私人場所,大家適當的開開玩笑。
更何況『情人』在歐洲,是一種習以為常的,英國王室尚且如此呢!
奧黛麗赫本隨即幸福的笑笑,人格魅力這玩意,在她的男人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凡是和他接觸的,不管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都會逐漸被感染到。
這是她細心發現的秘密。
陳光良隨后說道:“就是不斷的投資,將蛋糕分成很多份!”
沙赫特搖搖頭的說道:“這樣豈不是在分裂家族我個人認為,你應該考慮家族辦公室。”
他不知道陳光良的具體財富,認為最多的財富也就是航運集團,以及摩納哥海水浴場等。
殊不知,陳光良的投資已經遍布全球。
“當然,后續我會考慮家族辦公室的。不過主要還是分蛋糕,讓每一個子女都能吃到,家族辦公室只是屬於一種共享資產。”
沙赫特的夫人說道:“那蛋糕豈不是越來越小”
夫婦倆已經80歲,沙赫特已經81歲,但沙赫特在1953年才開始創業,自然談不上財富大家族。
“那就把蛋糕做大,或者多分一些蛋糕,反正我還算年輕!”
“哈哈”
沙赫特笑了起來,也佩服陳光良起來。
此時的陳光良已經47歲,但看起來也就是三十多歲,確實算得上年輕。
稍后,陳光良說道:“沙赫特先生,不滿你說,我這次來德國找你,是有一個合作的項目,和你!”
“喔請講”
陳光良說道:“我聽說德國的寶馬公司碰到麻煩,所以我想投資它。只是投資!”
1956年寶馬虧損600萬西德馬克(約150萬美金),之后財務危機不斷,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沙赫特思考一下后,說道:“寶馬的大股東基本都是銀行家,也確實遭遇了嚴重的財務危機。只不過這畢竟是德國的汽車工業,陳先生作為海外投資者,很難!”
陳光良當即說道:“所以,我才想和你合作。我們可以合資成立一家公司,以這家公司的名義進行投資。”
沙赫特問道:“陳先生如此看好寶馬,要知道德國的汽車業中,奔馳獨占鰲頭,其次是奧迪而此時的寶馬,確實問題很嚴重。”
“我一直欽佩德國的工業精神,我相信未來的世界中,德國的汽車產業會超越美國。所以,既然寶馬也是德國的品牌,困難只是一時的。如果沙赫特先生愿意合作,我相信這會帶給你家族龐大的收益。”
很快,沙赫特被陳光良說服,他其實挺佩服陳光良的。
從一些事跡中,他也發現陳光良當年在三十年代,也為民國政府解決了一些經濟上的麻煩(進口白銀、白、招商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