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良感慨的說道:“不是不方便公開,而是我前面的子女已經長大,不宜大張旗鼓。”
沒有必要再去融合了,哪怕是奧黛麗赫本的三個孩子,也遠不會有嚴人美和蔣梅英兩房的子女關係好。
畢竟兩房子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在香港相處,從小建立的關係。
奧黛麗赫本的子女尚且如此,如果再將司葉子的孩子介紹,恐怕適得其反。
不過,陳光良準備在六十年代成立家族辦公室,屆時司葉子及孩子是可以進入的。孩子們長大后,能不能合作,能不能成為朋友,就要看他們的意愿。
整體來說,四房子女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將來商業上甚至可以合作。
隨著香港經濟的發展,大量的海外資本也涌入香港,這些資本包括東南亞及歐美的。
資本涌入香港,投資最大的便是地產行業,所以香港的地產在經過去年(1958)的暴跌后,已經第一時間恢復過來,並且上漲了不少。
地價方面依舊是漲幅最大,住宅地皮的平均價格已經達到180200港幣每平方尺,工業地皮的價格也在160180港幣每平方尺(這一時期工業地皮值錢),而中環的商業地皮價格則高達1600港幣每平方尺。
相當於,中環好地段的商業地皮,可建一流商業大廈的,已經是基本需要20003000萬。
陳光良在中環擁有六幢貴重物業:德輔道中的環球集團大廈、德輔道中的香格里拉酒店、畢打街的長江廣場(原連卡佛大廈)、畢打街的康樂大廈(原香港大飯店)、皇后大道中的連卡佛大廈、園道1號的平安銀行大廈。
僅是這六幢貴重的物業,價值就已經超過2.5億港幣以上。
長實集團的會議室里,高層們齊聚一堂,包括地產業務、酒店業務(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團)、零售業務(連卡佛集團)、食品業務(維他奶)的高層。
陳光良坐在主席位上,意氣風發的說道:“各位,我打算在三年時間內,將長實集團進行上市。上市的資產包括地產部分、酒店業務、零售業務、食品業務這四大資產,但不包括儲備地盤及待重建地盤。所以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將業務重新進行分配,將儲備地盤及待建地盤劃分為我的私人企業,債務則留在上市資產上。”
稍后,嚴寬詢問道:“上市的目的是什么長實集團目前擁有非常強大的盈利能力,商業部分收租已經占據很大的比例,酒店、零售、食品都能提供很大的盈利貢獻。”
言下之意,無需上市,長實也能發展。
陳光良點點頭,但隨即說道:“進入六十年代以后,很多建筑都需要強大的資金去支持,例如新加坡烏節路的商業綜合體、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以及日本商業地產的布局上市企業的優勢是集資,可以將股民的錢化作自己的錢,而無需支付龐大的利息開支,這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
前世怡和在1961年上市,市值最高31億港幣,籌集資金9億港幣,結果第二年市值就暴跌,僅剩下10多億的市值。
這不就是妥妥的搶錢嘛!
長實集團在香港的信譽,雖然不及怡和(單獨論),但1961年上市時,籌集數億資金也是輕輕鬆鬆。
陳光良拿著這些錢,買下他個人手中的新加坡、日本、香港的地皮和地盤,相當於將股民的錢,拿到他的私人手中。
后面長實集團的股票必然會暴跌,因為銀行危機什么的,他再將股權增持到在75%便是。
上市地位還是要保持的,只是可以趁著每一題股市大旺的時候,發行大量的新股;再趁著股市低迷的時候,將股權增持至75%。
這樣上市企業就相當於有著源源不斷的資金,而陳氏依舊可以牢牢的掌控。
有高層也說道:“上市的優勢很多,但有一個劣勢,那就是會將利潤與股東分享。”
言下之意還有,當心攤薄自己手中的股權;再說你又不缺錢,何必呢!
陳光良依舊是先點點頭,表示有在認真聽大家的意見,隨后則說道:“無妨。適當的分享,有助於企業的知名度提高。而且長實集團不會滿足一個香港的本地財團,遲早要去海外發展。”
“好的”
眾人沒有再發表反對的意見,開始紛紛出謀劃策,準備進行資產上的分割,做上市前的一些規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