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伊始。
位于將軍澳的榮昌重工業基地,來了一位年輕人,他找到靠近碼頭的一間工廠——榮昌游艇。
“劉經理,陳文愷向你報導!”
榮昌游艇的總經理劉招憲,高興的說道:“文愷,你這個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來我們榮昌游艇制造廠,我們可謂如虎添翼啊!”
陳文愷連忙說道:“劉經理,我是來實習的,空有在學校的理論,沒有一點工作經驗。更何況,我的專業也非機械,所以你就不要高抬我了。”
劉招憲笑道:“我相信你可以!你就擔任我的助理,我們現在正是用人之際。”
“好,劉經理!”
隨后,陳文愷走馬上任,劉招憲也帶著他考察了榮昌游艇造船廠。
“得益于香港的造船行業基礎不錯,再加上我們引進了美國的一些游艇技術,目前我們已經能造出這樣的游艇。只是不知道,市場是否接受,我們最近的目標就是銷售這些。”
“我在美國對游艇行業有過一點考察,再觀我們的游艇,我覺得挺適合在亞洲銷售的。”
“好,有信心是好事。”
香港的造船業歷史悠久,早在1843年,香港就成功建造了第一艘小汽輪‘天朝’號。然后,真正的造船業發展是在二戰后。
由于東南亞各地的船務和船廠因為戰爭破壞而多未恢復,來港訂購和修理的船只絡繹不絕,這為香港的造船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截止1958年底,香港全行業投資約6000萬港幣用于造船業,占香港工業投資的3%。包括太古船廠、黃埔船塢、太平島(美資)等船廠,另外也有一些華資造船廠,例如中華造船廠。
英資美資的造船廠數量少,但投資大;華資造船廠數量大,投資小,也不容小覷。
事實上,榮昌游艇廠甚至不是香港第一家生產游艇的工廠,在這一時期,香港不僅生產貨輪和漁船,也生產木制的游艇。
哪怕此時的榮昌游艇廠,也是采用航海膠合板。
第二天,陳光良也來到將軍澳的榮昌有停車,他親自測試了榮昌游艇。
前世,香港游艇在七十年代起步,發展的很不錯;到了八十年代,甚至達到世界的一流先進水平。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玻璃鋼、發動機這些是采購進口的。但不管怎么說,香港生產游艇是非常優秀的一個地區。
這一世,香港不僅要發展游艇行業,也要爭取發展成尖端技術的水平,這是陳光良的想法。
在榮昌游艇上,陳光良駕駛著航海膠合板材料生產的游艇,在海上測試起來。他自身也是個好玩的人,駕駛游艇自然不在話下。
測試一番后,陳光良滿意的說道:“能在兩年時間不到,我們能生產這樣的游艇,大家還是做了真功夫的。”
劉招憲連忙說道:“除了大家有在努力,也有公司引進海外的游艇技術,以及長江工業集團的鼎力支持,才有今天小小的成就。接下來,我們打算將這批游艇,在亞洲進行銷售。”
“好,我們的優勢當然是價格,歐美也得試試嘛!”
“是的”
隨后,陳光良走上岸,并在榮昌游艇召開了管理層會議,里面還有幾位外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出席會議的還有榮昌重工的總經理孫德和,及相關技術人員。
當然,剛剛上任第二天的陳文愷,也作為記錄員在一旁聽。
“各位,游艇是一個非常具備前景的產業,但高端游艇技術依舊把握在美國、瑞典、意大利這些地方。不過我們香港也不是沒有優勢,當然就是廉價勞動力,以及也還不錯的造船底子。”
此次榮昌游艇成立,從太古挖了一些造船技術人員,在研發成本也是下了本錢的。
榮昌集團總經理孫德和,說道:“目前來說,榮昌游艇才剛剛起步,當然世界游艇業也才剛剛起步不久。”
他是冶煉專家,但這些年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