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陳文杰,算是新管理高層的代表人物,當然僅限地產業。
陳文杰也發表了意見:“這個項目的施工進展,可以作為19621964年的分批銷售項目,這樣,我們及擁有源源不斷的住宅供應。與此同時,再加上其他的項目,我們每年至少保持著1000個住宅以上的市場供應。”
陸孝清笑道:“有了這個項目,我們每年可以保持著1500個住宅單元的供應,牢牢的占據著香港第一大地產開發商的地位。”
長實集團也會購入地皮,作為每年的開發項目。
陳光良說道:“好,就這樣的節奏保持。商業地產一旦投入運營,長實集團每年的利潤便非常客觀。與此同時,新加坡的烏節路,我也打算開發一個商業綜合體,所以長實也需要購入一幅地皮。”
這些資金,一下子就落入陳光良的個人手中,當然陳光良也是拿自己的錢買下的。
陳文杰當即說道:“新加坡的烏節路,目前僅董氏百貨如果我們開發一個商業綜合項目的話,首選是連卡佛百貨,但同時,可以建一幢一流的商業寫字樓.”
酒店不需要,因為香格里拉酒店會單獨興建。
有管理層質疑道:“新加坡的經濟,是否能支撐起連卡佛這個高端百貨,以及一幢一流的商業寫字樓”
陳光良說道:“我相信華人為主的地區和國家,前景都不會差的,所以新加坡的發展潛力,也會起來的。更何況,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眾人便不再質疑。
主要是長實集團的實力,也非常強。
很快,地產會議結束,長實集團高速運轉起來。
3月底,百德新街、記利佐治街、怡和街的‘三角地帶’的銅鑼灣地帶購物中心,正式開業。
銅鑼灣地帶購物中心,和大丸百貨,僅隔著一個記利佐治街。
長實集團本身也是一體化開發,所以兩幢大廈之間,還可以通過地下通道連通,讓市民和游客可以隨意在百貨和購物中心進行逛街。
大丸百貨,是傳統的百貨模式;而銅鑼灣地帶購物中心,則是新型商業模式——購物中心。
兩者的根本‘不同’,是‘百貨’他是‘非自助式購物’,而‘購物中心’是‘自助購物’;‘百貨’是由一家企業統一進行管理,基本都是自有品牌,但‘購物中心’是招商,引進不同的品牌和品類。
兩種不同的商業零售模式,一時間形成非常直觀的比較,讓市民和游客盡情購物。
陳光良帶著屬下,視察了百德新街商業綜合項目,當看到不管是大丸百貨,還是銅鑼灣地帶購物中心,都是爆滿的客流時,他露出滿意的笑容。
有這一個商業綜合性的成功,足以讓香港市民見識到‘長實集團’的實力和信譽。
稍后,陳光良又去了百德新街其它項目。
其中三座公寓大樓,也已經全部出租出去,差不多是680戶。
而且三座公寓大樓的一層,都是商業性用途,租賃給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