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我也很榮幸檜垣會長能親自來機場接我,你們實在太客氣了!”陳光良和氣的說道。
他在日本造船,那是高消費,他在日本的那些小產業賺不了幾個錢;但是,他在日本造船,本身就圖日本造船成本低、條件好,同時日本航運公司又承租他旗下大量的船只。
另外一方面,他還在日本投資證券、地產等,賺的也不少。
當晚,檜垣幸人等人召集日本幾個造船廠的負責人,在東京的一家酒店為陳光良接風洗塵。
期間檜垣幸人提及道:“陳先生,聽說你喜歡大型的油輪,正好我們今年有一艘13.2萬噸的油輪下水。不知道你是否感興趣”
陳光良笑著說道:“當然!”
油輪當然是越大越好,畢竟1967年蘇伊士運河關閉,足足要關到1974年,差不多八年時間。
在這期間,大型油輪和貨輪,才是真正的賺錢;而小型油輪和貨輪,不僅拉貨拉的少,關鍵經過好望角的條件也困難,大風大浪可不能通過。
檜垣幸人連忙將大阪造船廠的負責人岸田希人,拉到身邊,介紹道:“大阪造船廠的負責人岸田希人,這家造船廠的船塢正好有空,可為陳先生造13萬噸的油輪!”
如今日本造船業發達,而造船需要船塢,所以有時候需要政府來安排。
岸田希人連忙說道:“不知道陳先生你需要幾艘”
陳光良笑著說道:“我這個人喜歡做大生意,所以我想要四艘!”
此言一出,又有兩家船廠的負責人紛紛圍了上來,爭搶這個訂單。
檜垣幸人連忙做出安排:“那就等陳先生考察完畢后,我們再安排訂單在哪家船廠造,如何”
“當然,我正有此意!”
稍后,大家平靜下來。
宴會中,也有日本不少航運界的大亨參加,環球航運和日本航運界既有合作,又有競爭。
合作的地方,是日本航運公司喜歡租賃他手中的船只,這是節約成本。
競爭的地方,自然是香港航運的崛起,以及環球航運的船隊規模,自然會直接的競爭。
期間,三井船舶的負責人一井保造,便說道:“陳先生,我們日本的航運公司,租賃下貴公司不少船只,而你又是在日本低價造的船只。你說這樣的循環,是不是我們日本是你航運帝國重要的一環”
陳光良了解這個一井保造,他是三井財閥的重要代理人之一,其很擅長海運競爭。所以,他實際上是來‘找茬’的,因為大家是競爭對手。
“哈哈”陳光良笑了起來,隨即說道:“不可否認,我們和日本造船業、航運業,既是合作關系,也是競爭關系。因為日本海員的工資高出香港海員很多,再加上日本在世界上有不少戰爭受害者,故香港的船只在日本很受歡迎。所以,我們是互相需求和成就!”
一井保造聞言,只能佩服的說道:“陳先生一語擊中”
環球航運在日本最大的兩個客戶是日本輪船公司和山口汽船有限公司,而一井保造所在的三井船舶,如今總噸位在100萬噸的樣子,是日本三大航運巨頭。
當然,三井船舶也租賃了一些環球航運和香港的船,不過占比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