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5月,香港的雨季剛剛開始。
維多利亞港上空烏云密布,卻遮不住將軍澳的榮昌游艇工廠里熱火朝天的景象。
在最大的船塢內,一艘線條流暢的銀灰色游艇正在做最后的裝配。船身上“海神一號“四個金色大字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陳工,重力系統測試完畢,飛橋的功能一切正常。“滿頭大汗的工程師從船艙里鉆出來,向站在碼頭上的年輕人報告。
陳文愷點點頭,隨手將手中的記事本合上。
這位24歲的陳家少爺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西褲,鼻梁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看起來更像大學里的講師而非工業巨頭的繼承人。
只有那雙與父親如出一轍的銳利眼睛,透露出他內在的鋒铓。
“告訴劉總經理,明天進行海上測試。“陳文愷說完,轉身走向工廠辦公室。
經過3年埋頭研發,榮昌游艇的革命性產品終于要面世了。
辦公室內,榮昌游艇總經理劉招憲正對著電話點頭:“是,董事長,我明白是的,文愷做得很好.一定確保萬無一失.“
見陳文愷進來,劉招憲如釋重負地掛斷電話,擦了擦額頭的汗:“文愷,董事長很關心進度。“
陳文愷會心的笑道:“這個產品算得上長江工業集團的又一革命性的專利產品,父親關系進度也是理所當然。當然我們不負眾望,海神一號已經可以海上測試,我相信會毫無問題。”
大學畢業,他就加入‘新型游艇’項目研發組,而且他擔任的還是總工程師。雖然他年輕,但畢竟父親給了他很多參考資料,且自己又是董事長的兒子,大家自然不存在不服氣;更不要說,他還是名校的畢業生。
劉招憲高興的說道:“好啊,這個消息太振奮人心了。剛剛董事長還說,不知道7月份摩納哥的游艇展,我們能不能拿出先進的樣品去參展,如今看來是來得及了!”
陳文愷也興奮了一下,說道:“摩納哥參展,這可是好機會啊!”
摩納哥,那不就是他們家族的‘領地’么
劉招憲點點頭,說道:“老板說,他已經把海水浴場的東側碼頭清空,專門用于海神一號的展示。而蒙特雷和費雷蒂的展位都在主碼頭,距離我們大約五百米。“
陳文愷說道:“正好。足夠遠讓他們看不清細節,又足夠近讓他們無法忽視我們的存在。“
窗外一道閃電劃過,隨即雷聲轟鳴。
陳文愷走到窗前,看著暴雨傾盆而下:“明天如果還是這種天氣.那就更好了,我們的飛橋系統、復合駕駛艙在惡劣的天氣下,優勢便能突出來。“
第二天,暴雨依舊。
將軍澳外的海面上白浪翻滾,能見度不足百米,但“海神一號“的試航按計劃進行。
陳光良親自來到了碼頭。這位歷經商場三十多年的商業巨擘穿著一絲不茍的西裝,手持一把黑色雨傘,像一尊雕像般立在風雨中。
“父親。“陳文愷快步迎上去,雨水立刻打濕了他的肩膀,“天氣太差,您不必親自來。“
陳光良微微搖頭:“正因為天氣差,我才更要來。”
他的目光投向正在做最后準備的“海神一號”,說道:“文愷,記住,真正的機會往往藏在風險之中。”
這句充滿現代商業智慧的話讓陳文愷一怔。父親總是能說出這樣發人深省的話,仿佛擁有超越時代的見識。
“走,我們父子親自上艇,見證一下新的產品!”
“是,父親!”
登上‘海神一號’后,陳光良來自駕駛臺,他干脆接過操作,準備親自測試。
他本身就會開游艇,對于海神一號的駕駛艙也算熟悉,自然不在華夏。
伴隨著暴雨,海神一號在海面上高速行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