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識趣的告辭。
半個月后。
時代影業的董事會同意發行一些新股,讓管理高層及重要的導演,享受低價購買。
此消息一出,最高興的莫過於鄒文懷、李翰祥這些時代影業的公司重要人物。當然,享受最多的福利,並不是影業部,而是地產部的管理層。
畢竟時代集團的營業額中,地產貢獻是最高的。
這天,陳光良來到平安銀行大廈。
他先是了解了『平安投資銀行』的情況,自從廖創興銀行擠提后,香港地產和證券經歷了一波小幅下跌;然后在1962年,香港證券因為前面漲幅過高,又經歷一波大跌,成交量也隨之下跌不少。
平安投資趁機買入一些優質公司的股票,成為香港股市最大的投資者,持有很多企業的5%10%股權。
與此同時,平安投資銀行控制著『時代集團』60%股權,亦購入『長實集團』3%的股權,開始逐步加強陳氏企業的聯絡。
陳光良最終的想法,是讓平安投資控制著香港絕大部分的優質上市公司5%左右的股權,反正他無需抽取資金,地產信託的租金、股息、以及平安銀行的少量利潤,都可以去完成這個目標,甚至還會去海外投資,逐步形成一個龐大的『投資集團』。
至於商業銀行部分,陳光良明白『家族銀行』的短板,他辛辛苦苦那么多年,目前也只是華資第一大銀行;能給滙豐銀行造成一些威脅,但也僅僅是如此。
而且出了香港,平安銀行更是難以有太大的發展。
基於此,平安投資的前景,是個關鍵。
稍后,陳光良組織了平安銀行的管理層會議。
現在他早已經卸任平安銀行的總經理,因為是從集團——平安金融集團來管理三大子公司——平安銀行(商業銀行)、平安投資(投資銀行)、平安保險。
至於平安證券,則隸屬投資銀行業務。
“大家發現沒有,自從去年(1962)開始,香港的資金紛紛涌入地產。”
見老板提及這個話題,大家紛紛陷入思考,知道老板不會突兀的提起。
稍后,作為銀行高級顧問的杜維藩,說道:“不僅僅如此,很多銀行親自上陣,直接投資地產,將儲戶的錢,視為自己的錢。這種現象非常的普遍!”
眾人紛紛點頭。
自從平安銀行和平安投資分家后,平安銀行已經更加的規范,不會直接參與投資地產、航運。
當然,貸款方面還是有些偏高,但這是基於其擁有強大的靠山。
葉熙明也說道:“大家並沒有吸取廖創興銀行的教訓,畢竟事情不到自己的頭上,根本不知道痛。好在我們平安銀行非常規范,只是目前的存貸比在60%,略微高一些。”
事實上,陳光良的個人資金,存了很多在海外的銀行,既是踐行——雞蛋不放一個籃子里,也是不想給平安銀行太大的貸款壓力。
稍后,陳光良說道:“平安銀行要在1965年來臨時,降低一下存貸比,控制在50%以下比較合理;這之間最重要的是,地產貸款要減少”
“好”
眾人明白,老板這是預見災難,做出的一個提前措施。
陳光良點點頭,存貸比如果是50%,再加上他個人手中的現金流,倒是無懼『銀行擠提』引火上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