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辦公室的總部,設立在平安銀行大廈的12層。而且因為暫時只有投資的功能,所以注冊的也只是家族信托基金,算不上真正的家族辦公室。
等時機成熟,這個家族信托基金再轉變成家族辦公室,這是陳氏家族定下的最終方案。
在職員的招募上,主要是從陳氏企業里邀請,還邀請了幾位‘陳氏老臣’作為外聘監理,例如平安銀行的杜維藩(妹婿)、長江工業集團的郭德明等。
投資方面,一開始是將1億港幣拿去投資ib的股票,5000萬港幣投資亞洲(香港和日本、新加坡)、5000萬投資歐洲。
亞洲部份的資金,陳光良認為拿出1000萬港幣購入港股,等到1964年底快速出手,應該能有不錯的回報率。其它的話,暫時沒有更好的投資,因為日本1964年開奧運會期間,似乎股票大幅下挫;而香港的地產,也到了一個臨界點。
既然沒有更好的項目,自然是暫時擱置。
歐洲方面也是如此,這幾年英國股市表現并不好,英國的產品在全球沒有競爭力,要繼續考察一番。當然歐洲不僅只有英國,陳光良熟悉很多國家的‘明星股’,長期投資的問題不大。
東京秋葉原電器街。
三井物產推出的“幸運爪”抓物機果然如電報所言,以低廉價格占據了半條街的攤位。但細心的玩家很快發現,這些機器的抓爪總是在沒有那么的靈活,出現卡頓,故障率高達華泰產品的2倍。
與此同時,香港《南華早報》刊登了一則不起眼的新聞:“華泰玩具與仙童半導體達成技術合作,新一代娃娃機將配備電子計時系統。”
配圖里,蘇東生正與仙童半導體工程師握手,背景里的機器外殼上,“榮昌重工精密部件”的字樣格外醒目。
“這是在暗示我們的機器是粗制濫造”三井物產社長在董事會上怒摔茶杯。
真正的殺招在也在9月降臨。
紐約玩具展上,陳文愷氣度不凡站在華泰玩具的展臺前。
當三井物產的代表帶著記者來踢館時,他微微一笑,按下了娃娃機的側面按鈕。原本透明的亞克力擋板突然變成磨砂狀態,里面的絨毛玩偶瞬間亮起熒光——這是長江工業集團與美國3公司合作開發的。
“我們的第二代代機型”
顯然,這系列的改變,是華泰玩具基于日本方面的競爭。
展會結束當晚,梅西百貨的采購總監就找到了蘇東生。“我們要包銷這種發光機型”他遞過合同,“但價格必須比日本貨高十五個點,我們需要向顧客證明一分錢一分貨。”
華泰成功了!
而此時的大阪工廠,三井物產的工程師們正對著拆解的華泰機器焦頭爛額。他們能仿造機械結構,卻搞不懂那些會發光的絨毛是怎么回事——那其實是長江工業集團用紡織廠的下腳料混合熒光粉制成的,成本比普通絨毛還低三成。
而他們的訂單,已經被局限在日本國內,海外市場都被香港的華泰玩具占有;不僅僅如此,日本國內的抓娃娃機市場,華泰玩具有翻盤之勢。
這場戰役,香港戰勝了日本!
而陳光良,此刻正站在長實集團的頂樓,俯瞰著香港的繁華景象。
他知道,商業的競爭永遠不會停止,新的挑戰隨時可能出現。但他有信心,憑借著旗下各個集團的協同合作,憑借著不斷的創新和進取,他的商業帝國一定能夠在未來的商戰中,繼續披荊斬棘,再創輝煌。
華泰玩具的抓娃娃機,不僅成為了香港制造業的一張名片,更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抓娃娃的熱潮。而這場與日本商人的商戰,也成為了香港商業史上的一段經典案例,會被后人津津樂道。它告訴人們,在商業競爭中,創新和智慧往往比價格更重要,只有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塑膠、拉桿箱、方便面、魔方、塑膠積木、新型游艇、抓娃娃機.長江工業集團創造的奇跡,還會繼續!
九龍,公眾四方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