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的背景,徐麗是知道的,并不需要她這個上司刻意去關照。至于陳陽,其實反而是她有求于對方。
“陳陽,聽說你搞了個農產品貿易公司,準備的怎么樣了?”
“公司的經營手續還在辦理中,辦公地點是臨時的,工作人員也不齊整。估計至少得一個月才能走上正軌。”
“一個月太慢了,你可以先做做準備工作。聽林薇說你們還有一家生活超市馬上就要開張了。貨源的問題解決了嗎?”
“已經跟本地的農產品批發商達成口頭協議,在公司沒有正常運營前,讓他們先供貨。”
“哦,那你有沒有考慮過跳開批發商直接去農產品基地進貨?”
“這有點難搞。尋找合適的產地,比較價格談判都需要一個過程。然后,還要考慮商品的運輸問題。如果量很大,還得考慮儲存問題。目前來說,我的公司還不具備成熟的條件。”
“如果我能協調好這些問題,你能吃掉多少貨量?”
“這得看市場需求。我的初步計劃是為超市做一個月的打折營銷,以每天兩噸的銷售產品計量,總量大概是六十噸左右。”
徐麗有點失望,六十噸對于清水市目前面臨的農產品滯銷問題只是杯水車薪。但陳陽既然有心投資農產品銷售事業,她還是很樂意支持的。
“這里有一些清水市以及周邊各縣的產業名單,你看看哪些有興趣,回頭讓林薇給你拷貝一份。”
陳陽接過林薇遞過來的文件,粗魯翻了一下,把跟清水縣相關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名單都留了下來。
郊區雖近,但是競爭激烈,資源被瓜分的差不多了不說,價格上也沒有優勢。去縣城投資,他的首選還是自己的家鄉清水縣。畢竟那是他生長過的地方。哪怕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也不影響這份情懷。
接下來,徐麗又問了陳陽關于組建農產品貿易公司的計劃。
陳陽為了能夠得到這位學姐市長的大力支持,也沒有保留自己的雄心。
“我準備是先在清水市建立穩定的采購和銷售渠道。等業務穩定后再組建一條成熟的物流系統,將清水市的農產品轉銷到東江省的每個角落。”
“口氣挺大的,農村的偏遠山區你也能去賣農產品?”
“有需求就有市場。城市有城市的需求,農村有農村的需求。只是現階段農村地區的交通狀況很差,道路狹窄崎嶇、坑洼不平,有些地方甚至還是泥巴路,遇上雨季幾乎寸步難行。這樣的交通條件,直接導致運輸成本大幅增加,就算有心去開拓市場的商家也被嚇跑了。”
徐麗對陳陽的觀點表示認同。如果清水市的信息發達一些,目前的農產品滯銷問題絕對要小很多。但是,這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問題。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
她來到清水市的工作,任道重遠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