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怎么會不方便呢!我代表東陽縣的領導班子和東陽縣的老百姓歡迎你們過來投資。”
“那我們今天就過來,您有沒有推薦的地方?”
“我們縣委縣政府開會商談后,準備將雙鳳鎮作為養殖場的試點。那里離你們的肉業公司只有半個小時的車程,交通也方便。你們先過去看一下,如果不合適再換。”
“好,那我們先去雙峰鎮。”
陳陽對龔文的安排挺滿意的。清水市到東陽縣有一個小時的車程,他直接把養殖場放在中心處。既幫東陽縣拿到了gdp,又為老百姓肉業公司節省了運輸成本,確實是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因為歐陽盛和鄭云去過東陽縣,陳陽讓他們倆做為專家團隊的司機和向導,一起前往雙鳳鎮。
路上的時候,尤教授問陳陽道:“小陳啊,你這次去東陽縣建養殖場,準備搞多大的規模?”
陳陽的本意是搞一個年產量幾十萬頭生豬的大型的養豬場,但他畢竟沒有相關的經驗。冷靜下來后,決定還是以穩為主。
“尤教授,我對搞生豬養殖基地沒什么經驗。先搞個年產量十萬頭的養豬場,您覺得怎么樣?”
“挺好的!”尤教授對于陳陽的提議非常贊同。“一般的養殖場都是從小規模做起的。先養幾千頭或者上萬頭生豬,等條件成熟了再擴大規模。咱們公司直接搞十萬頭的大型養豬場,說句你不愛停的話,其實已經有點冒進。”
陳陽笑道:“尤教授,您說的很對,我確實有點冒進了。不知道您有什么高見?”
尤教授說道:“我的建議是先把這個年產量十萬頭的養豬場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起來。等到實際投入生產時,可以先小批量的養殖。條件成熟后再逐步擴大規模。”
陳陽覺得尤教授說的有道理。他小時候,家里也養過豬。因為條件限制,一年只能養一兩頭豬。即使如此,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比大型養豬場,難度只會更大。
不過,陳陽也有陳陽的計劃。既然尤教授提出的是先把養豬場和配套設施弄好,那就在這方面先一步到位。
“尤教授,要不咱們先建一個年產量五十萬頭以上規模的養殖場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一勞永逸。至于養殖的數量,可以聽您的意見,循序漸進。”
尤教授沒想到陳陽的野心這么大,年產十萬頭生豬的規模都不滿足,還要搞年產量五十萬頭的。
“小陳啊,按照你的這個想法,前期需要投入的資金可能會多高幾倍。你可得想清楚了哦!”
“尤教授,只要您能把技術的問題解決,錢不是問題。”陳陽其實也已經算過賬。
現在國內的建筑業還沒有走到頂峰,人工和材料費都不是很高。這個時候建一個大型養豬場的費用比過幾年再建,實際上更省錢。
而且,陳陽有自己的肉業有限公司和貿易公司,完全有能力獨自消化掉這個大型養豬場的產量。
“只要你不心疼錢,我這邊倒也沒什么好擔心的。”尤教授見陳陽態度堅決,也不再勸阻。畢竟能將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和老百姓火腿腸變成星城家喻戶曉的“明星”,陳陽已經不能用普通的青年企業家去形容。
而且,能親自參與一個超大規模的養豬場的建設,對于尤教授自身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一旦成功,整個東江省,他也算是第一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