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陽聽說陳陽愿意親自過去,連連道謝。
陳陽嘆了口氣。看來今天他注定要回一趟清水縣。
他打了個電話給宋亞軍,說了一下收豬的事。后者立即安排兩個專門負責進口生豬的員工跟陳陽一起去蟠龍鎮。
出發前,陳陽還特意把尤教授也一起叫上。對方是農大的教授,對于養豬方面的知識可比陳陽這種農村出身的半吊子要強多了。
當然,陳陽叫上尤教授,并不純粹只是去收豬。主要還是看一下對方的生豬品種,是否適合長期合作。
老百姓肉業有限公司的大型養豬場就算順利建成了,在前期階段也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養殖。
畢竟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逐步探索和適應的過程,更何況是養豬這樣一個風險相對較高的行業。
而蟠龍鎮的養豬戶所飼養的生豬品種如果恰好符合老百姓肉業有限公司的采購需求,那么無疑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這樣一來,公司就可以與蟠龍鎮政府進行深度合作,發展更多的養殖戶來共同分擔生豬肉的供需壓力。
到達蟠龍鎮時,周正陽已經提前帶著人在鎮政府門口迎接。看到陳陽和尤教授從車上下來,他快速跑過來打招呼。
“陳總,真不好意思。為了咱們鎮里的事,又辛苦你跑一趟了。”
陳陽把尤教授介紹給周正陽。相互寒暄了一會后,他便讓后者帶著大家去參觀那兩個養殖戶的養豬場。
到了目的地后,陳陽老遠就聞到了一股不適的味道。很明顯,對方的污水處理工作肯定做的不夠好。
不過,陳陽也是在農村長大的,小時候也沒少聞豬糞味。倒也不是很排斥。
相比而言,尤教授卻有點不滿意。他對陳陽建議道:“如果要跟他們合作,這個污水處理問題一定得寫進合同里。不然對附近老百姓的生活影響會很大的。”
陳陽覺得這個問題其實很難解決。一般的農村養殖戶資金都很緊張,養豬的錢都得找農村合作社貸款解決。哪有多余的錢去購買污水處理設備。
“尤教授,合同還是得靈活一點。農村里的養殖戶條件有限,沒有多余的資金購買污水處理設備。咱們最多只能要求他們盡量遠離水源和居民區。”
“如果能遠離居民區,那也是可以的。”尤教授也是在農村插過隊的人,了解一些農村的實際生活情況。他心里也清楚自己的想法有點為難這些養殖戶。
說話間,他們已經跟著周正陽走進養殖戶的豬場。
豬場的規模不小,有將近兩百頭豬。
陳陽示意隨行的工作人員去檢查養豬場的生豬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