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還沒有等到錢多多和覃琴到清水市來對飼料廠做盡職調查,劉江華秘書的電話就把他叫去了星城。
在東江省政府二樓的省國企改革小組辦公室,陳陽意外的見到星城重工的董事長吳俊輝。
他大約五十來歲,個子跟陳陽差不多高,戴著眼鏡,看著像是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但是,他的皮膚卻略微有點發黑,一看就是長期在戶外活動后留下的痕跡。
“你就是陳陽?”
“你好,我是陳陽,您是?”
“我叫吳俊輝,星城重工的董事長。聽說你利用我們公司的內幕消息,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我想知道是不是真的?”
“吳董,您可不能聽別人胡說。我買入星城重工的股票,完全是賭這支股票會觸底反彈。沒想到運氣太好了,趕上你們公司重組。”
陳陽有點驚訝的是星城重工的董事長也加入了省國企的改革小組。但面對對方的質問,他是一點都不慌。
畢竟,他的內幕消息來自對未來的預知,而不是所謂的在星城重工內部有人。
事實上,他都不認識星城重工內部的任何一個管理人員。哪怕是吳俊輝,也是剛才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才知道的。
“既然你沒有內幕消息,為什么會在一只虧損嚴重的股票上投入巨資?”吳俊輝一邊說話,一邊仔細的觀察陳陽的微表情。
盡管國資委主任霍云燕跟他說過陳陽炒股很厲害,但他還是不相信在星城重工的股票操作上,后者沒有作弊行為。
陳陽可不怕吳俊輝搞心理戰。省國企的老總雖然是廳局級干部,但是管不住他。甚至跟他名下的公司也沒有多少業務上的往來。
“吳董,投資股票本身就是風險與機遇并存。越是大家覺得危險的股票,它的回報率就越大。我當初買進星城重工,賭的自然是潛在的高回報率。”
吳俊輝沒有在陳陽臉上看出破綻,略微有點失望。他好奇的問陳陽道:“你這樣喜歡冒險,就不擔心賭輸了后一無所有嗎?”
陳陽微笑的說道:“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光溜溜的,一無所有。輸了就輸了,大不了回到起點重新開始。我還年輕,還有輸的資本。”
吳俊輝看著陳陽,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個年輕人有些過于狂妄。他好心地提醒道:“陳陽,我覺得年輕人還是穩一點比較好。畢竟人生道路漫長,誰也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挫折。要是哪天真的不小心栽了個大跟頭,恐怕就沒有你現在說的這樣灑脫了。”
陳陽對于吳俊輝的觀點并不認同。他微笑的反駁道:“吳董,我明白您的好意,但我認為年輕人如果都只求穩,這個社會恐怕就會停滯不前。
我始終認為社會要進步,科技要發展創新,就得勇于冒險,勇于嘗試。在無數的失敗中尋找正確的方向。”
吳俊輝見陳陽不聽勸,無奈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