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愣了一下,這種事葉欣竟然沒有跟他知會一聲。
“劉省長,如果不換賽道,那就只能在產品質量和產品創新上做文章。產品創新這一塊,我倒是能給一點點意見。品質問題,省汽制的技術部能解決嗎?”
劉江華瞬間沉默了,陳陽的問題這幾天也一直困擾著他。
因為省汽制的技術部如果能解決產品技術問題,省國企改革小組就不需要為他們的改革去立項。
而要解決技術問題,目前為止只有三種途徑。
第一是請更厲害專家團隊自主研發技術。但根據他收到的評估報告顯示,即使能請到專家,也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才能出成績。以省汽制的現狀,半年都拖不住,更別說五到十年。
第二就是在國內引進先進的汽車生產技術。但是,國內技術出眾的只有區區可數的那幾家,還都是直接競爭對手。對方怎么可能把核心技術轉讓出來。
以上兩者行不通的情況下,去國外引進技術是唯一的選擇。而省汽制的管理層會議商議出的結果也更傾向去國外引進技術。
問題是,派誰去國外考察并且與對方就技術轉讓的問題進行談判,大家都沒有主意。會議開了幾次,都沒有人愿意站出來接下這個重任。
“陳陽,你有沒有興趣代表省汽制去國外引進專利技術?”
陳陽對汽車專利技術是一竅不通,而且也只會說英文和一些簡單的日語,讓他代表省汽制去引進專利技術。他感覺劉江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
“劉省長,去談專利技術轉讓,應該讓專業的人去。我恐怕無法擔此重任。”
劉江華明白陳陽的顧忌,立即解釋道:“廠里會派專家和翻譯跟你同行,你只需要做最后的決策就行了。”
“劉省長,對不起。這個工作我真的不能勝任。”陳陽可不想把自己陷入麻煩之中。他去省汽廠看過汽車的生產流程,非常的復雜。如果要去引進國外的技術,肯定不是一兩個那么簡單。這里面需要花費的專利費至少要幾千萬,甚至可能要幾個億。
這么大的投資,萬一引進的技術不對路,他這個做決策的就是省汽制的千古罪人。
劉江華見陳陽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自己的提議,微微皺眉。“陳陽,你是不是有什么顧慮?咱們之間是可以商量的嘛!”
陳陽也不怕劉江華不高興,直接說道:“外行指揮內行是行業大忌。我一個對汽車技術一竅不通的外行人,去做這個技術轉讓的決策人,這有點扯淡了。要是出了問題,我被人戳脊梁骨倒是無所謂。您這個推薦人恐怕也得背上罵名。我寧可不在省國企改革小組工作,也不能連累您啊!”
劉江華聞言,頓時也變得猶豫起來。事實上,他心里有更理想的人選,可對方暫時不在星城。
陳陽見劉江華不說話,接著說道:“劉省長,我覺得讓吳俊輝董事長去做這個決策人更為合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