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管所那邊轉過來的案子,需要我們派醫生過去協助,你愿意接手嗎?”
“當然愿意啊,無論是什么孩子,我都會盡我所能提供幫助。”
“那就交給你吧,案卷你拿去,稍后他們會聯系你。”
“趙醫生,那我現在算是,能獨立負責了嗎?”
“是的,對你的考察你已經通過了,接下去就要獨立接待病人了。”
“那若是我遇到什么困難和不懂的地方,可以來請教您嗎?”
“當然,我是你師傅,你有問題隨時可以問我。”
“謝謝師傅!那我先出去了。”
姜半夏很開心,拿著案卷出去了。
而且從今天開始,她也有了獨立的辦公室。
雖然辦公室不大,但是對她來說,便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青少年犯罪,也是目前社會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犯罪率屢屢上升,低齡化的問題更是日益嚴重。
而這背后,很大的原因都是因為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帶給青少年的心理創傷,致使他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如何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回到正途上來,確實也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一件事情。
這次姜半夏要面對的是一個被長期家暴而性格扭曲乖張的男孩子。
正好十四歲。
因為他犯罪時候還不滿十四歲,所以被送到了少管所。
但他在少管所里面不服管教,一言不合就打人,還把人打成重傷,面對教官又閉口不談,無論教官說什么,他都充耳不聞,實在是讓人頭疼的很。
少管所那邊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才求助心理醫生,希望有心理醫生的介入,可以打開他心里的缺口。
若是真的能走到這個孩子心里去,幫助他回到正途上來,該是多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姜半夏打車去了少管所。
等她從少管所出來,天都黑了。
這個地方偏僻,還不好打車。
恰好這時候宋知宜給她打了電話過來。
得知她在這里,便開車過來接她。
四十分鐘后宋知宜才到。
“嫂子,不好意思,路上堵車,來晚了,快上車吧。”
姜半夏上車后扣好安全帶道:“該是我說不好意思才是,我讓你別過來,我打個車就行,你還不聽。”
“這個點晚高峰,這個地方又這么偏,沒有司機接單的話,誰知道你要在這等上多久啊。不過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
“醫院給我安排的工作,有個孩子在這兒服刑,我過來做心理咨詢。”
“那你回頭豈不是經常要往這里來。”
“應該是。”
“那你得開車啊,你現在工作了,去的地方也多,要是一直坐地鐵打車的,多不方便啊。”
“對,這個問題我之前也考慮了,但是后來因為出事了嘛,然后加上佳琪的事情,就暫且擱置了,回頭我是要去看看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