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這些金屬泥被送進了坩爐,在熊熊爐火的熔煉下,金色的銅水倒入磨具,然后送入冷水之中冷卻。
一錠錠黃燦燦的黃銅,映入眼簾。
童貫感覺自己的心臟要受不了了。
他看向沈括:“提舉,可以寫奏疏請功了!”
他的聲音都在顫抖!
以水煉銅,這是什么神仙手段啊!
沈括看著那些銅錠,點點頭:“是該上章請功了!”
無論如何,他上任一個多月,就有這樣的功勞朝野上下都會側目,兩宮也會青眼。
但少主呢?
沈括想著,他知道的,他需要再次求對!
……
沈括的奏疏,直入通見司,然后被宋用臣直接拿到了趙煦面前。
趙煦看完,一點也不意外。
化學反應是這個世界的運行基礎。
膽水遇到生鐵,就一定能置換出銅。
不需要技術,也不需要前置科技。
只有有膽水和生鐵,就一定能實現!
倒是沈括再次求對以及他在請功奏疏之中,將全部功勞,都歸于‘兩宮慈圣,恩加于臣;皇帝陛下,神圣睿知,親賜臣先人典籍,以圣人圣訓教誨……’,而他‘臣仰仗兩宮慈圣蔭庇,皇帝陛下神圣賜告,僥幸功成而已’。
是事實,態度也不錯。
趙煦想了想,就和宋用臣道:“命沈括明日下午入宮,依舊在崇政殿陛見!”
“是……”
趙煦拿起沈括的奏疏,直奔坤寧殿。
進了坤寧殿,他就歡歡喜喜的拿著奏疏,和向太后炫耀起來:“母后!母后!”
“父皇給兒選的這個大臣沈括,可真厲害!”
“我前些時日,只和他說了一句:圣人格物致知!他就用了心了,今日奏報說,其從我賜給他的那些古書之中,找到了一條先賢格物格出來的道理,用這個道理,便用鐵從膽水里煉出銅來了!”
向太后聽著,起初只是微笑,旋即變成大喜。
“果真?”她有些不敢相信!
大宋缺錢的事情,即使是她深居深宮也是知道的。
而錢的多少,和銅的產量是正相關的。
大行皇帝在世時為了能多鑄錢,可是披肝瀝膽,日思夜想,什么辦法都用過了。
更是屢下詔旨,親自獎勵那些能多貢銅的礦監!
不獨如此,大行皇帝這么愛財的人,為了能讓銅的產量多一點,甚至聽從了舊黨元老的意見,恢復仁廟時代的天下礦冶政策——官民二八抽分!
以官取兩分,余者以市價和買五分,剩下的礦產,則聽民自便。
哪怕這樣,銅還是不夠用!
而且遠遠不夠用!
現在,有了新辦法了?
向太后心里自然開心。
尤其是她看沈括奏疏,看著沈括將所有功勞歸于兩宮慈圣,尤其是六哥賜教后。
她就更開心了。
“這個大臣,大行皇帝果然選的好!”向太后開心的說:“是個忠臣!”
在向太后心里面,她是沒有信沈括說的‘皇帝陛下,神圣睿知,親賜先賢典籍,以圣人圣訓教之’的話。
向太后知道,這是托詞。
那個沈括是在用這樣的方式表忠心!
她和太皇太后也聽政兩個多月了,這樣的事情見多了!
許多大臣上書論事,都會將大部分功勞,認為是‘兩宮慈圣、皇帝陛下神圣’所致。
他們想方設法的找理由找借口,來論證確實如此。
最開始,向太后其實是很享受的。
可現在都過去兩個多月了,早習慣了,閾值也降下來了。
所以,沈括的文字,她沒放在心上。
就是對沈括將功勞推到六哥賜書和告誡上,讓向太后很滿意。
這是一種新型的吹捧方式!
說出去也好聽多了。
于是,放下奏疏,向太后和趙煦道:“走,六哥,去保慈宮里把這個好消息也告知太皇太后!”
“讓太皇太后也高興高興!”
趙煦用力的點點頭:“正該如此!”
今天下午寫的東西和科舉有關,我寫完了才發現,和正文沒有任何關系,對現在和以后的情節也沒任何推動作用,發出來大抵又要被批評水,就全部刪了~
嗯,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以后有一個科舉類似的情節是主線!
就是主角親政的前兆,也就是再過三年的新君第一次科舉,龍飛榜!
要是現在寫了,以后難免會重復相同情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