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些事情如今做的極為保密。
哪怕朝臣們知道的也不多,大多數人只知道,天子聯絡的是高麗而非女真!
從這里,也能看出趙煦父皇的卓越眼光。
從知道女真到聯絡女真,前后不過三年,便已經明白,女真必為遼國未來的敵人!
理由很簡單——遼人對女真的壓迫和壓榨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重壓之下,必有反抗!
當然了,趙煦的父皇也沒有料到,女真真的能滅遼。
純粹是打著攪亂局勢給遼國添堵的心思。
這和遼國,總是暗助西賊,甚至聯絡青唐吐蕃思是一樣的。
如今的趙煦,既知道女真要出英雄。
他自然不會那么好心的提醒遼國。
當然了——他提醒也沒用,遼人自大自傲,怎么可能會信大宋。
搞不好人家還以為大宋在挑撥離間呢!
……
延和殿中。
兩宮聽完了張方平奏述的事情后,互相看了看,然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許久,太皇太后才問向太后:“太后覺得如何?”
向太后輕嘆一聲,道:“盱江先生的文章,本宮不大了解!”
于是,向太后問道:“未知彰德可知,今朝中大臣,可有盱江先生弟子門人?”
張方平當然不會隱瞞,奏道:“啟奏慈圣,今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便是盱江先生的親傳弟子!”
“此外,故中書舍人曾鞏,也是先生的親傳弟子!”
兩宮聽到這里,才終于放下心來。
特別是向太后感覺很滿意。
因為無論是曾鞏還是鄧潤甫,都給她們留下過不錯的印象!
特別是鄧潤甫,這幾個月來,向太后常常請其參謀六哥讀書之事,多有助益。
太皇太后于是道:“便依兩位愛卿所言!”
“明日,老身和太后,將在此地,帶官家和程卿再見!”
“望程卿做好準備!”
“臣遵旨!”程頤再拜。
……
當夜,張方平親自帶著程頤,見了孫固,也拜訪了韓絳、呂公著。
取得了這些元老宰執的支持。
至少是默認!
這很關鍵,因為這些人隨便一個反對,就可能橫生波折。
至于文彥博那邊,張方平親自手書一封,和他做了溝通。
文彥博隨后回信,表示贊同。
畢竟,盱江先生李覯再怎么也比王安石好!
而且,盱江學派的思想,和王安石的新學,雖然在很多地方存在著共同點,但終究也有大量不同。
有一個盱江學派的競爭,對瓦解太學內幾乎清一色的新學,有著很好的效果。
此外,還可分化新黨。
盱江先生門人不少,若是另起爐灶,新黨內部難免出現裂痕,甚至是矛盾!
王安石說的好——儒者之爭,在于名實!
不過,這樣一來也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