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朝后,群臣從崇政殿魚貫而出。
在殿外的大將們看著這些大臣,怎么看都覺得他們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divclass="contentadv">好像很亢奮?
怎么回事?
殿中發生了什么?
無數人都有著疑問。
韓絳卻是在人群中,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崇政殿的殿堂。
然后他發現,章惇也和他一樣,在回頭看著崇政殿。
于是,韓絳悄悄走到章惇身邊:“子厚啊,可愿至老夫都堂令廳一會?”
章惇回過神來,對韓絳拱手一拜:“右揆有命,下官莫敢不從!”
兩人心照不宣的拱手一禮。
于是,便一起出了內東門,回到了都堂上。
然后韓絳領著章惇,進了自己的令廳。
然后將左右上下都揮退下去,只說和章惇有國事商議。
韓絳將章惇請到客席上,然后就從自己令廳的櫥柜上,取來一壇陳年的羔羊酒。
給章惇倒上一杯韓絳就坐下來,對章惇道:“子厚嘗嘗老夫在河南的時候請人釀的這羔羊酒……”
章惇拿起酒杯,輕嘗了一口,然后贊道:“好酒!”
放下酒杯,章惇看向韓絳。
韓絳也看著他,兩人對視一會,然后就都笑了起來。
“子厚似乎對今日崇政殿上的事情有想法?”韓絳問道。
章惇微笑著:“右揆就沒有想法?”
兩人互相看著,同時笑了起來。
“官家之智,天授其才!”良久之后,韓絳感嘆起來。
他到現在,都還有些糊涂。
每年二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匹絹的歲幣,官家就這樣簡簡單單的收回來了?
遼人還得感謝他!
最重要的是——遼國甚至可能會求著他,讓他幫忙多印一點交子!
神廟要有這手段,西賊早就投降了吧?
章惇也是感慨:“生逢圣主,右揆之幸,也是下官之幸!”
他們兩個都是久在地方,熟悉地方,同時也在中樞多次為官的官員。
對交子到底是怎么個流通法,也多多少有些了解。
表面上,大宋現在每年確實只發行了一百二十六萬貫交子。
實際上,交子的數量,可能已經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為什么?
因為好多商賈,他拿了交子,他不愿意再換回笨重的鐵錢啊!
所以,每每贖回的時候,這些人都選擇不要現錢而是換成新交子。
這樣他們才好做買賣!
畢竟,誰愿意帶著幾千斤幾萬斤甚至幾十萬、幾百萬斤的鐵錢到處跑?
光是運費,他們都得虧死!
何況,鐵錢每年都可能因為生銹,而損失一批。
所以,很多世代使用交子的商賈,現在都習慣了用舊交子換新交子。
現在,官家雖然是用銅錢為本金,發行交子。
可銅錢也很重!
一貫錢,已經至少五斤重(宋斤,約合6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