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
隨著連續數日的放晴,黃河的水位,終于從危險位置退下。
從大名府向北,兩三百里的河堤上,無數人都舒了一口氣。
總算是……撐過來了!
征調來守河堤的禁軍和廂軍,美滋滋的帶著絹布,揣著一大袋的銅錢,興高采烈的在各自長官的率領下,返回駐泊地。
有良心的,可能會回家一趟,把這次賺的賞錢、絹布給家里的渾家。
沒良心的,大抵已經在想著駐泊地附近的勾欄和瓦子了。
是的……
我大宋禁軍的駐泊地在哪里。
瓦子、勾欄就會跟到哪里。
這是時代特色,誰都無法阻止、避免。
而河堤兩岸,被征調或者自告奮勇來守堤的百姓,也沒有白來。
一天一百二十錢的工錢,全部結算到位。
苗授帶來的四個指揮的上四軍禁軍,就是專門負責這個事情的。
而苗授有天子手詔授權整個河北沒有人敢說閑話。
大量銅錢和絹布,就這樣流入了河北民間。
可以預計,未來兩個月,河北商貿都會繁榮一段時間。
站在河堤上,章惇看著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營地。
他也露出了笑容來。
“可以回京復旨了!”他說道。
只是,章惇掃視一圈人,并沒有看到宋用臣的身影。
于是,章惇問道:“宋昭宣呢?”
苗授答道:“昭宣已受旨意,就任提點東流河道勘察大使,昨日便已率部出發,前往德州勘探東流河道淤積情況……”
“嗯?”章惇皺起眉頭來:“又有人提議復黃河故道?”
這是他最害怕的事情。
已經搞過兩次回河運動了,再來一次,誰吃得消?
苗授笑著道:“省佐不必憂心,只是勘察東流河道,據說從今年開始,每年冬季都要在東流河道淤積之地,進行清淤……”
“哦……”章惇放下心來,只是清淤的話,他也就不擔心了。
就怕回河!
熙寧四年的回河,直接讓黃河水沖進御河,將御河堵塞。
河北前線的雄州、霸州的軍糧補給,從此就需要從陸路運輸。
而這是章惇親歷的慘劇!
只是……
“錢從何來?”章惇問道。
苗授搖了搖頭,但他想起了一個事情,道:“省佐,末將的部下,這些日子在民間,聽到了很多議論……”
“河北百姓,尤其是生活在河道兩側的百姓,近來都在說……”
“這免役錢交的好!”
“若非有免役法照過去,大河恐怕就要潰堤了……”
這是事實!
這次秋汛,整個河北都提心吊膽。
要不是天子撥下的財帛,使得河防要什么有什么!
光是工匠,就征集了三千多人。
以此營造各種器械和治河工具、運輸車輛。
光是運土的雞公車,就打造了上千輛!
在財帛的激勵下,無論是民夫還是軍隊,搶險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
僅僅是在大名府地段,就搶險百十次!
其中危險的管涌數十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