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派,或者說調和派占了上風。
這個事情,呂公著相信司馬光也肯定知道。
所以,他能理解司馬光。
推翻登州阿云案的判決,重塑刑統,是他最后的希望和指望。
呂公著想了很久,最后說道:“君實啊,此事老夫恐怕幫不上什么忙……”
“只能是提醒君實……無論如何,必須先和官家溝通!”
“不得官家點頭……此事是做不成的!”
入朝這么久了,呂公著早就看明白了。
兩宮那邊,太皇太后可能還有些自己的想法,但向太后早就是對官家的意見全盤接受。
而太皇太后是絕對不可能,在沒有得到向太后和官家,尤其是官家同意的情況下,對先帝的法令、政策進行什么修改!
就算太皇太后肯,高家人也不肯啊!
更何況,官家早就通過不斷施恩、懷柔,把皇城司上下的親事官、親從官都籠絡了。
御龍諸直,現在干脆就是只聽福寧殿號令。
看看前些天官家生辰吧!
皇城司上下的賀表,都快堆滿了福寧殿的案臺。
而官家連夜批復的文字,更是被那些人供了起來!
呂公著聽說過,就算是一個小小的指揮。
官家也御筆批答了對方的賀表,還言及其父祖的事跡、追贈的官職。
在這種情況下,那位官家只要成年,就必然親政。
而且這個時間會很快!
可能過完年就會有大臣上書‘恭請天子御殿親政’。
畢竟,能混到待制級別的大臣,沒有傻子!
這從龍擁戴之功,可是惹人眼紅的很!
司馬光點點頭,對呂公著道:“晦叔放心,老夫知道的!”
司馬光只是犟,也只有在面對王安石的新法的時候才會鉆死胡同。
但他本人,是很清楚的。
自古以來,大臣想要修改/推翻任何法令、政策,都必須得到天子支持、背書。
“待老夫準備好,就會親自請求入對!”
司馬光對著福寧殿方向拱手:“官家圣明,自然能知曉,老夫所言所行皆是一片忠心!”
呂公著聽著,點頭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只要司馬光不硬來,不直接沖塔。
那么就算他搞砸了,也還有轉圜的余地。
……
司馬光回到自己的令廳,然后就一個人坐在了他的私人書房之中,看著那封在去陳州前就一直在寫,寫到了現在的奏疏。
同時,他也看著自己這些日子從刑部、大理寺里找到的那些案例。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荒誕又可笑。
至少在他司馬光看來,這些案子,完全違背了天理人情,也違背了公序良俗。
然而,那些罪犯,卻因為阿云案的判例的緣故,竟可逃過一死!
他看著這些東西,告訴自己:“還不夠……還需要更多……”
只有案例足夠多,才能在御前有足夠的說服力!
這一兩天人在外地,要明天才能回家,不太習慣碼字的環境,所以更新可能會晚,也會少一些。
但明天就能把事情辦完!明天晚上就可以回家!</p>